第(2/3)页 很快他发现了很多昨天下午见过的熟悉面孔,倒是那个买青菜的摊贩并没有来,显然是去别的地方摆摊了。 杨沛东已经有了经验,他两脚着地稳住自行车,偏腿下车后绕过修鞋的、理发的摊位,把车子停到了一个卖小百货的三轮车旁边。 修鞋的味儿大,理发的风一吹头发茬子到处飞,自己个卖吃食的跟他们靠着,那是纯找不自在。 “老哥买卖挺好的吧,抽一根儿!” 前世杨沛东扎生地儿就不打怵,虽然算不上社牛,可只要他想,也能做到见谁都是自来熟。 支起自行车,把两个水桶提下来后,笑吟吟的跟旁边卖小百货的打起了招呼。 “爷们儿讲究,来,我这有火,点上!” 小百货摊主年纪看上去得有六十多了,接过烟卷后主动划着火柴给两人都点上了烟,闲聊起来。 “怎么称呼?” “杨沛东,老哥贵姓?” “免贵,这片儿做小买卖的都喜欢喊我老麦头,你随大流就成。” “得嘞。” “小杨啊,你这年轻人不简单,全四九城像你这岁数的,有一个算一个,能拉下脸出来摆摊的,可真不多见。” “嗐,瞎胡闹呗,兹当是讨口饭吃了,横不能真就躺家里喝西北风啊,不瞒您说,我家条件算比较差的,而我又是刚返城,这也是逼的没办法,只能自个儿出来想点辙。” “你是知青?怎么今年才回来?多问一句,家是哪片儿的?” “西打磨厂胡同。” “嘿,巧了么不是,我也住那片儿,几号院儿?” “19号,走出去没多远就是前门楼子。” “你看这,敢情咱还是邻居啊,我就住在15号院,离前门楼子比你还近呢!哈哈……” “……” 闲聊没几句,杨沛东跟老麦头两人竟然成了隔着不远的邻居。 七七年,街道曾经承接了不少户口调迁工作,就在那个时候,老麦头也住进了西打磨厂胡同。 两人越聊越熟,不过时间持续不长,因为已经到了工人下班的时间。 那些国营工厂里陆续响起了下班铃声,门口开始陆陆续续有着人影往外涌出。 老麦头朝杨沛东一使眼色,两人各自站回来摊位旁,做起了准备。 不多时,大量的工人就朝这边走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