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这般强调,众人便都拿眼看张佳木,便是李贤,也是沉吟不语。 最近内阁和都督府的配合还算默契,彼此间少了很多隔阂和阻碍。李贤这会才知道,以前有诸多误会和不解,所以才生出不少事来。 到现在,张佳木敬他的人才和经济之道,也敬他在文官势力中的地位,彼此是分庭抗礼的格局,到这种地步,李贤是很满足的了。 至于他,也是敬服张佳木在权力上的机警和退让,而身居如此高位,又有那么多的钱财,对下,是抚恤老弱,怜悯孤寡,而特别是在办学方面,更叫读书人出身的文官们心折不已。 就算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张佳木的做法,有样学样的,又有几家? 白花花的银子掏了出来养别人的娃,这等事,还真不是一般心胸的人能做的出来的。纵观历朝名将武官,有这般做事的,能有几人? 彼此佩服,也就配合愉快,最近几样新政务推行顺畅,其理就在于此了。 不过仓储大事,确实也关系到国家根基是否安德的大事。官员不加俸也不会造反,以前用破布当俸禄的事干过,大伙儿也没说什么。 最多私下抱怨几句,也就完事。 反正有节敬冰炭敬,不碍事。不过新官制一出,俸禄是涨了十倍有余,不过冰炭节敬也明令不准收受,就算是座主和门生的交待,规定来往不能超过一面银子,取其意思就走了。 毕竟儒家的门生制度行之有年,彼此都习惯了,不便一下子就直接取消。 但把这些陋规都停了,又不能实额俸禄,那大家就非得造反不可。 主持其事的,非得万蜂蛰头,不仅要辞官,将来还有后患,而且,还不知道要被多少人著书毁骂。 这一世毁了不说,千百年后还落骂名,所以改革大政,一般人不敢为,也不愿为,其因就在于此。 但仓储一空,万一边关再次有警,无粮可拨,那时候就不是毁名声的事了”身家性命能不能保住,也在两可之间。 两害相权,必取其轻。 无论如何”文官们多几句不会死人,现在看来,只能满足禁军所需和仓储要保证一定的储量,不能把通州仓储给挖空丫。 至于多调粮食,暂且不能想这个事。 现在有风声,似乎又是这位太保大人放出来的……那就是,改漕运为海运。 这位太保大人似乎对出海兴趣很大,已经多次放风,海外虽然有倭寇,但有水师巡逻则可保无事,而不准寸板出海,水师也无用武之地,时间久了,自然堕落腐败,一无用处。 事实也是如此,南京和浙江一带的水师,久而无事,官兵不是逃亡干净,要么就直接做了渔民,更不象话的,就是干脆当了海盗。 无船可保,也无船出海,要水师何用? 但彻底裁撤水师,海面有警,又当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