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诸工停顿,皇帝当然大不乐意。 早朝的事,就是议着此事,皇帝心中着急,已经不愿再等。 这等朝议,当然是事先就沟通过。 张佳木在朝会时,自是显的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禁军暂还不能成军,各省送来的当然是挑出来的精锐,但就是这样的精锐也需要经过考核才行,以弓箭、骑术、刀枪盾牌、体力、火器五项考核为指标,如果是武官的话,还要加很多军法和实际作指挥上的考核。 只有考核完结了,才能正式入营为禁军的一份子。 这碗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至于厢军,当然也要考核。厢军成军之后,待遇也并不低,和原来的京营兵相差不多。毕竟厢军也是军人,是后勤和辎重部队,其中也有相当的一部份将来可以补入禁军之中,所以素质也并不算很差。 至于考核的办法,则是以力气为先,再考技艺,再下来才是武艺。毕竟入选厢军,武艺原本就很差了,而厢军的重点也不是在做战上,所以武艺等项,列入最后一等来考核,当然,考核优异者,就可以考虑入选禁军去当战兵了。 张佳木奏明的,便是此事。厢军这般弄法,刘勇这个提督总兵也上任了,再充实一大批中下层军官,规章制度定好,京里的营房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头一个月发一次恩饷,把考选做完,就可以正式成军。 至于所谓技艺的考量,张佳木又有一个新办法。 从工匠中挑出大量的高手加入文思院,把文思院从工部中分流出来,成为一个正式的技术考核和指导衙门。 当然,文思院自己的成员就要经过层层考核,只有在匠户中也是公认的高手才有资格加入其中,然后厢军的考核与训练,还有各地大工的验收,考核,都可以制度和规范化了。 在文思院验收合格以后,再有质量问题,便是文思院的责任。而文思院拒绝验收的,施工的一方便必须整改,否则责任自负。 整个最后的监督权,则还是在工部手中。 这样,算是又彼此制衡和牵扯,这也是张佳木最近行政布局的总体思路,所有的官员包括皇帝在内也是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大家也是情不自禁的以这样的方式来考虑。 厢军管施工,文思院管考核厢军,再然后工部管考核文思院,而文思院如果对工部的考核不满,则可以上报法院,最后由法院进行仲裁。 种种流程,可以通过法规条例来确定下来,最后经皇帝御准之后,便可以正式施行了。 对张佳木的这种办法,众人倒没有反对的,反正是提一个衙门的事。 但对文思院以工匠为官,甚至是给“院士”的职务,与国子监博士一样的待遇,在场的官员便多是面露不满之sè了。 事实上,成化年间就有不少工匠表现出sè而授官,他们和那些装神弄鬼的僧道之流不同,但在孝宗初年,文官们反攻倒算,把这些传奉官一律免了,把工匠和僧道女尼之辈视同一样,在他们看来,除了读书人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做官! 不管是算术出sè,还是有其余的特长,反正在这些腐儒眼中,就是一无是处,而且就算是读书人中,也要看“纯”或不纯,不纯者,也是党同伐异,非要把对方干翻打倒不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