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晁盖在听说了苏轼的光荣事迹后,嘴角忍不住一阵抽搐。 这…这位苏大人还真是一个生性乐观,为人豁达,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女子啊,能够活到今天也是不容易。 晁盖轻咳了一声,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人纷纷将目光看向晁盖,心想大姐莫非是有什么话要说? 晁盖端起酒盏道:“苏大人为诏安之事,不顾祸及自身,在官家面前主动谏言,大恩大德,晁盖等没齿难忘,我等敬苏大人一杯薄酒,聊表谢意……” 苏轼盈盈一笑:“晁义士无需如此,义士以及梁山姐妹,忠义凛然,替天行道,种种利民之举,令苏某为之钦佩,朝廷能够得到晁义士的相助,实乃一件利国利民之举啊。” 晁盖看着面前这个文雅之余,又不失豪爽的女子,简直越看越顺眼。 她忍不住提议道:“大人不如在山上多住几日如何?” “为何?”苏轼美眸一愣。 晁盖飒爽的笑了笑:“我闯荡江湖这么多年,见过的官员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像苏大人这般才华横溢,豪爽洒脱之人,还是头一次见到,恨不得天天与大人一起推杯换盏,畅谈言欢。” 旁边的梁山头领们也纷纷点头,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这么一个精通诗词歌赋,绘画字帖,还懂得朝政之事,市井民生,自己还会酿酒做饭的人,简直就是一个妥妥的全才。 跟谁都能相处到一起去,这么一个才华横溢,性格风趣,还风韵犹存的美少妇,这谁不喜欢啊。 苏轼美艳白皙的面庞上,泛起一抹笑容:“若是可以的话,我也恨不得在这梁山里,与诸位一起谈天说地,但奈何肩负重任,如今任务已经完成,也是时候回京复命,只能谢过义士的邀请了。” “真是太可惜了。” 苏轼盈盈一笑:“从今往后我们都是大宋官员,以后喝酒的机会有的是,烦忙诸位义士早早收拾下山,将来进京面圣,也好不负官家宣召安抚之意啊。” 晁盖心里也清楚眼下的朝廷,面临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外有田虎,方腊等人攻城略地,内有朝堂党争不断,苏轼身为改革派的二把手,确实不能在外面过多的耽搁。 她抱拳行礼道:“三十日之内,晁盖必定启程进京,还请苏大人回见圣上,善言报奏。” 苏轼面带微笑道:“晁义士放心,等军马到达京师,可先差人到府中通报,我当持节来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