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青阳县令觉得很凎。 他只能够默默接受死亡的结局。 不,或许不用接受。 在某一天的夜里。 青阳县令遣散了他仅剩的三房小妾,趁着夜色正浓,偷偷摸摸的溜出了城。 拜拜了,砍他的脑袋,先找到他再说吧。 这一身气数带来的武者修为,他也不要了。 他就想苟着。 犹豫,就会败北! ........ 邓儒在四方打听之下,找到了大悲寺的位置。 至于为什么是大悲寺。 因为大悲寺的和尚来找过茬。 所以,他记仇。 嗷,说起来,大悲寺和尚来找茬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了。 当真是,光阴如快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啊。 至于说,为什么敢去大悲寺。 那自然是因为。 想动武的和尚,打不过他。 打得过他的和尚,不动武。 为什么这么自信? 佛门的修为跟心境是有很大的挂钩的。 一般到了心相境,佛门高僧的心境就很少起波澜了。 而能够打得过他邓儒的。 那得是窥道境。 到了窥道境,一般和尚啊,那就只会讲道理了。 这是铁律。 除非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欢喜佛之类跟杀生佛一样的另类法统。 不然都得遵守这个铁律。 来到大悲寺的山门下。 邓儒抬眼看去。 这寺庙,倒也没有太金碧辉煌。 至少,作为此间佛门第二大法统的地位来说。 大悲寺的寺庙建造的,略显寒酸。 一座高山耸立,山上树木青翠欲滴,一座广大的院子将其中的禅房,宝塔等物包裹。 前院有一座拱门,但说是拱门,其实并没有遮挡的门扇。 就是一座空空的拱门立着。 门口站着两个看守的僧人。 僧人散发着真气境的修为,身上功德浓厚,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阿弥陀佛,二位道友。” 邓儒走上前,对两个僧人行了一个佛礼。 “嗯?这位前辈,您是?” 两个僧人打量着面前的邓儒。 僧衣,正确。 佛珠,正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