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路上还遇上村里结伴的半大小子们,他们下山,所以也没有嘱咐什么。 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怀念那个时候的每天上山。那种丰收的喜悦不是现在收获猎物的喜悦可以比的。 “陈同志,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什么原料没有?地质队的最清楚,如果进口不行,那么咱们就自产自足。” “布料,没问题。” 中午去和王曼生一起吃饭,地质队的还没有回来,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不过也应该快了。 “小峰家的。农机站的让我问问你,收割机可以多来两台不?” “好。我先给你五千块钱。” “用不着,我不差这点钱。” “陈同志,什么规定没有,既然有这个想法,我也动员一下,让他们量力而行的捐献一些物资。” 陈苗和肖楠一起离开,她去武装部。 可是真的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要开采,她已经想清楚了,环境资源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太弱,还是会被敌人盯上。 “王县长,首都的钢铁厂还没有投产。现在主要是原料问题,外国进口的原料造价高,还有就是也怕不稳定,这也是我一直在迟疑的事情。” “当然了,放心吧,现在我手里有五千斤的棉花,布料也够。我马上找人过来做,差不多一周之内一定都能做成棉衣。” “那感情好了。对了,你们啥时候回首都?” “不知道,我让他们去试试。” 发现了兔子和野鸡,能打的收进空间。 “你真有办法?” 整个下午都在山上,回家的时候拎着两只兔子,三只野鸡。 午饭后单独的上山,好久没有来过后山,看着也没有多大变化。 “行,就是他们不去农场,在县城生活我也能安排,我那边有房子。” 王曼生摇头“让他们去农场干活养活自己。” “可以,放心,在那边他们不会有危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