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序 座钟-《启复汉》
第(2/3)页
心里有牵挂的柴苟,回家呆了两天就又回到了研究院,从组长那里借来抄录版的《设想笔记》。以前一直听说这本笔记是仙书,心里觉得有些夸张。等真的看到这本书,柴苟觉得,自己的想象力真是匮乏。
最终柴苟再次回到了蓬莱,应募了研究院的工匠招募。
摆动的钟摆靠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来摆动。
弟弟这次离家之后经历了很多,不愿意再次远离家乡,柴苟不得不让弟弟和自己一起经营硝田。
原本一户人就可以负责的硝田,容纳两个壮劳力就显得有些浪费了,收益平分后也变得不是很可观。
研究摆钟的七个月中,有两个月用来研究机械表和摆钟部件,四个月用来研究发条,跟炼钢厂配合,炼出了合用的弹簧钢。最后一个月用来改进,最终制作出来一台堪用的。
给盟主献宝之后,柴苟被研究组长放了一旬的假期,允许他可以回家探亲,也可以留在研究院,并且特许他们可以观看盟主的《设想笔记》。
柴苟在靖炎三年初就将硝田交给了自己的弟弟。
见过了蒸汽机带动的锻造锤,见过了车床、钻床等机械加工床。
理论上,钟摆可以永远摆下去,但由于空气阻力、机械阻力存在,还有一部分动能被转换为机械表运作的动能,所以它的摆动会逐渐减小,最后停止。按照刘信启《设想笔记》中的设想,可以制作一个发条机构来提供能量使其一直摆动。
研究组由三个研究员组成,研究员负责做一些精密的部件,其他普通工人则按照研究员的要求做一些木工、铁匠的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柴苟学习到了更多的字,也学会了算数,接触到了新的世界。
好在最后给了一句鼓励的话:
“你们做的非常好,这座钟虽然缺点很多,但是优点也很突出,我很喜欢。座钟的出世,直接让时间的精确度提升了一个台阶,对我们兴汉盟的科技发展贡献巨大。有了精确的计时工具,今后许多研究实验就可以更加精准了。而且有了这个大家伙,小的钟表也就指日可待了,继续加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