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初有成效-《季汉大司马》


    第(3/3)页

    说着,刘备隐约有些得意,问道:“而那逆魏去岁冀州蝗灾,百姓大饥。今岁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毁田野。两者之下,此消彼长,诸君以为汉与逆魏孰强?”

    “诺!”

    秦宓将奏疏奉上,说道:“太白少阴,主星暗淡,不得转行,故以己未为界,不得经天而行。经天则奏见,其占为兵丧,为不臣之兆,为更君位;主者弱,仆者强。”

    当然不是没有大族为了些许钱财,选择举众反叛。但在刘备、诸葛亮的雷霆手段下,这些大族无不家破人亡。甚至不用大汉兵马出动,不少族人就提前出手,将危机消除于内部。

    相比大汉的风调雨顺,国内励精图治,百姓人口增加,百姓安居乐业。

    为了不触及大族的根本利益,这些被析出的人口,官府不改其户籍性质,之前是奴隶或佃户,今后依旧是奴隶或佃户。仅是之后,大族要根据名下人口数量,如实上缴赋税,依法服徭役。

    “莫非有人欲叛?”

    北伐成功尚有的说,北伐若是失败,不仅国力受损,他花多年所积攒下来的兵威也会随之消散。

    “禀陛下,徐淮渐安,百姓乐业耕作,军士操练有序。近日以来,霍督垂钓江湖,策马行猎。”王粲答道。

    “将帅对向,霍峻横强无敌,贼有失便,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陛下驱车而进,陵蹈城邑,乘胜逐北,则定华夏,季兴汉室。”

    在温和的政策下,大部分士族、豪强选择接受上报隐匿人口,花钱消灾。

    “孔明以为呢?”

    刘备踱着步,露出忧思之色。

    “陛下文治初有雏形,今中国无乱,轻易出兵,劳而无功。今时之政,恐将前功尽弃,陛下宜当再忍几年。”

    “陛下治南土,略有大功,尚不及世祖之业,则就有好功之向,昭实为陛下而忧。今天下尚未平,望陛下秉持初心,勤俭治国,以兴汉室。如陛下季兴,老臣愿击鼓吹笙,以为陛下贺!”

    “天下大安,世祖宽仁,常忧九州萧条,黎民安堵,遂罢刀剑,以丰府库。”

    “今文政初成,百姓略安,不宜举发寡兵,受挫于城郭,易于屡退,民疲威消,前功尽弃,非上策也!”

    刘备笑了笑,说道:“下诏招霍督归京,让士元、子通代行其事。”

    “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