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为将当有怯时-《季汉大司马》


    第(2/3)页

    “好问题!”

    霍峻赞扬了句,说道:“凡大军欲以久围而破城者,当据外围之险,而后修缮长垒,深察援军所来之向。而后行围城打援之策,或是行阻援破城之计,此将不败矣!”

    “今下之势,逆魏被我大军所败,兵马死伤惨重,短时之间,不足以用兵。而后我命庞、陆二督封锁淮水上下,断绝寿春大道,加以肥水淹城,洞察城中士民之心,足以知寿春必被我军之所有!”

    以霍峻的角度去分析,郑成功兵败南京的原因,其原因有不少。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郑成功需要速下南京,而非类似寿春之战般,长期包围破城。

    若郑成功非要用围攻的形势破城,则要占据南京外围的险要据点,断绝外部兵马支援南京,如可以采用围城打援之法。

    古代围城打援之法中,以陆抗的西陵之战最为经典,不仅破了西陵(夷陵),而且还击败增援的晋军。

    失败的例子有,洮西大捷后,姜维所发起的狄道之战,因被判断错误陈泰的增援路线,最终无功而返。

    在军事作战中,有非常多既似非似的作战局面,为将者如何选择用兵方针,往往是非常关键。一旦选择失误,所造成的损失,非同小可。

    幸霍峻对山水地理、敌我形势,有异常敏锐的洞察力,在复杂的军事冲突中,往往能做出较为正确的选择。

    听着霍峻深入浅出的言论,众将各有所思。

    黄崇似乎略有所得,向霍峻拱手称谢,说道:“大司马答疑之语,当开崇之困顿。”

    霍峻笑着看向高翔,问道:“不知丰露以为何如?”

    高翔红着脸,拱手说道:“都督之高远之见,非翔所能比之。寿春既为手中之物,今为将士性命而忧,怯弱一时亦未尝不可!”

    “此话尚早!”

    霍峻强调说道:“欲下寿春,还需诸君协力!”

    “诺!”

    话音稍落,侍从顺山道而来,语气加急,说道:“禀大司马,据斥候来报言,荆宛兵马异动,司马懿似有南下救援寿春之念!”

    “可还有其他紧急之事?”

    “未有!”

    “子通。公衡,可有不同之见?”霍峻问道。

    蒋济沉吟少许,说道:“都督,自钟离大败,魏军已无多余之兵,唯有抽调他处兵马增援。司马懿之前向南用武,兵马多有疲惫,于我军而言,不足为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