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三将-《三国雄儿传》
第(2/3)页
姜绍闻言点点头,在山上落草为寇的贼人或为了名号响亮,或为了隐藏来历,都会给自己生造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出来,不过这些人多数都没读过什么书,所以起的名号稀奇古怪居多。
就像当年号称有几十万的黑山军,里面的贼寇名号也是五花八门,叫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雷公、浮云、飞燕、白雀、五鹿的什么都有。
南安县令吴柝又说道:“这伙贼寇原本是由一个金将率领的,据说是个军中逃卒出身,有些勇力和狠劲,还懂点兵法,一开始也是在各郡边界流窜作案,干些抢夺、劫道的勾当,虽然不容易剿灭,但也威胁不了地方,可以说成不了什么气候。”
“但后来战事紧张,赋税徭役加重,丁壮兵卒北调,地方郡县空虚,部分奸民逃入山中从贼,加上这金将颇懂得一些招揽人心的手段,纠集了一些南中夷人、逃卒、老贼的,从一个金将变成了金将、银将、铁将三将,郡中匪寇形势这才渐渐严峻起来。”
“上任王太守也曾派兵进山剿匪打过一次,结果被这伙贼寇在山中伏击大败,郡县兵卒死伤惨重,此后郡中再无人敢言进剿,这‘三将’也就无人可制,干脆在这南安境内山中盘踞起来,连带着其他各县的贼情复炽,至此形成了地方寇患、势大难灭。”
听吴柝讲完这股贼寇从萌芽到壮大的发展阶段,姜绍再次点头,跟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贼寇情报大体是相同的,都是因为内外形势、人灾人祸等主客观因素层层叠加,才酿成了今日境内贼寇尾大不掉、气焰嚣张的局面。
不过姜绍心中还有一个疑问,这个他从其他渠道听过各种版本,真真假假,确实还是得由吴柝这个南安县令亲自回答才比较真实客观。
“那既然这‘三将’盘踞在南安境内,为何南安贼寇入寇的次数极少,而邻县的乡亭里闾却是被频频入寇,情况惨烈!”
注:《三国志》记载,(王连)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於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刘幹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 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