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巡视,就巡视到李承乾离开轮台城。 李根飞鸽传书,将太子和杜荷,李德奖,以及魏叔玉,携各自夫人和孩子,返回长安城的事情,告知了自己的岳父大人魏征。 魏征收到信件,立即开心的蹦哒了起来。 相比其它消息,魏征最高兴的莫过于自己当爷爷了。 而且还是一个大胖小子。 真腻害啊! 书玉果然是好样的,没有让老子失望。 高兴过后,魏征开始仔细查勘信件。 这封飞鸽传书,是自己的乘龙快婿,写的最长的一封飞鸽传书。 以后好生辅左太子! 这句话让魏征有点懵圈,接下来的话,让魏征又开始若有所思起来。 太子已经是自己人了,若无意外,可以信任,即便有意外,一切亦可控制。 魏征深吸一口气,立即将书信塞进袖筒里,坐上马车,直奔房府而去。 魏征抵达房府后,房相知道定是秦王来信了。 于是让管家去请杜相过来一趟。 三人在房府书房内,将秦王的书信,仔细查勘了一番。 杜如晦也是满脸都是喜悦之色,杜荷和豫章公主,竟然也给他们老杜家,添下一个大胖小子。 倒是药师家的李德奖和兰陵公主出师不利,生下来的是个女儿。 不过有鉴于房遗爱和长乐公主的女儿,被册封为郡主,杜相和魏征,也不敢在房相面前太得瑟。 三人一边饮茶,一边仔细推敲秦王所写的书信。 “若无意外,秦王殿下应该和太子殿下,达成了某种契约。” 房相的话,让杜相和魏征都使劲的点点头。 “既然秦王殿下让吾等好生辅左太子殿下,那自然有他的理由,待杜荷和书玉他们回来以后,事实究竟如何,吾等一问便知!” “而且,许多事情吾等根本不知,就连新罗公主带一双儿女来长安城的事情,我们竟然浑身不知。” “秦王殿下现在安插在长安城的耳目,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啊,殿下做事有分寸,有把握,咱们依计行事便可。” 三人商议一番,就在魏征和杜相要起身告辞的时候。 内侍总管李德禄,竟然来到了房府。 “陛下口谕,宣房相御书房觐见。” 但凡让内侍总管李德禄,亲自传诏,必定是非常重要之事情。 李德禄离开以后,杜相和魏征,赶紧各自回府。 被内侍总管李德禄看到他们三人聚集在一起,若是奏报给陛下,即便没事,也难免会惹李世民起疑。 魏征坐上马车一路火花带闪电,直奔魏府而去。 杜相则在自家府邸门口,和李德禄撞了个正着。 “杜相,陛下传您去御书房觐见。” 内侍总管李德禄,自然不会询问,杜相刚刚干嘛去了。 魏征还未抵达魏府,便被策马奔腾的李德禄追了上来。 李德禄自然识得魏征的马车。 “魏中丞,陛下传诏您,御书房觐见!” 内侍总管李德禄,微笑着开口说道,对于现在的魏征,满朝文武,无人敢得罪与他。 没办法,长女现在是秦王妃,长子又是驸马。 魏征虽然还是以前的魏征了,可是身份和地位,提高了不是一点半点。 “有劳李总管跑一趟,本官马上赶去皇宫。” 魏征微笑着原路返回,马车直奔皇宫而去。 待魏征赶到御书房的时候,三省六部主政官员,已经尽数到齐。 河间郡王李孝恭和江夏郡王李道宗,也赫然在座。 “玄成,过来坐下,就等你一人了。” 魏征的府邸距离皇宫,和在座的各位比起来,是最远的。 对于魏征的姗姗来迟,李世民自然不会介怀。 “众卿,今日下朝过后,吐蕃使者前来求见。” 李世民话音落地,江夏郡王李道宗,心里便咯噔一下。 秦王的话,至今仍然在耳畔回荡,没想到吐蕃使者,竟然这么快便来了。 “众卿,吐蕃使者坦言,松赞干布,意欲请求朕赐婚一位公主与他,并且使团带来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可见松赞干布此番,诚意满满啊……” 因为李根的到来,因为秦王强势大破吐谷浑。 让松赞干布感觉压力山大。 多番思索过后。 历史上攻打大唐边塞,意欲威胁李世民的一幕没有出现,松赞干布,直接派出了一个百余人的使团。 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和财物,前来长安城,请求李世民赐婚。 一旦李世民赐婚一位公主与他,毫无疑问,必定能换来吐蕃的安定。 李世民话音落地,御书房一片安静。 赐婚一位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问题是,您现在没有适龄的公主可赐婚了啊。 群臣心知肚明,不过也无人开口说话。 毕竟做为当事人,李世民自然最为清楚,自己能嫁的公主,全部已经名花有主了。 人到用时方恨少! 李世民现在也是有些遗憾,究竟是自己后宫妃嫔太少?还是自己不够努力? 怎么就没有适龄的公主了呢? 若是松赞干布的使团,没有带来这么多金银珠宝,若是松赞干布能够强势一点,李世民也没有这么多遗憾。 因为他完全可以一口拒绝松赞干布。 既然人家放低身段,不远万里来了,若是不答应的话,李世民觉得好像显得自己太小气了。 李世民环顾御书房左右,竟无一人为其出谋划策。 于是,李世民的目光,直奔自己的铁杆亲家魏征而去。 “玄成,可有良策?” 魏征没想到,这种事情,李世民也会问他。 没有适龄的公主,何来良策一说? 这不是给自己出难题吗? 既然陛下询问,魏征只好起身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眼下宫中并无适龄公主,臣,自然也没有良策……” “玄成所言甚是,朕也是为此事苦恼,所以才紧急诏见众卿,一起商议此事。” “眼下大唐兵强马壮,百姓生活富足,朕自然不怕吃罪松赞干布,不过人家毕竟不远万里而来,而且诚意满满,朕若是不答应的话,倒是显得朕小气了……” 李世民话音落地,长孙无忌环顾左右,发现还无人献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