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贾琏暂且松了拳头,放下卷宗,再来问薛宝钗。 只看一两行便知,这里面的事 不是熟知的人根本不能知晓,好似当年贾雨村一般。 薛宝钗道:「这事是忠顺王主持的,我也不知道那边。你要是去问,多半也问不到。」 贾琏无言以对。 薛宝钗却笑了笑,道:「忠顺王突然做下这些事,也不过是怕你。」 贾琏一怔,疑道:「这厮狗胆包天,像是甩不脱的膏药一般纠缠,也会怕俺?」 薛宝钗点头道:「你掌兵内外,又是在东南立功立德的,回朝来早晚要排挤他,他怎么不怕?」 贾琏了然了,冷笑道:「他倒是从来如此聪明,要因此先来撩拨俺!」 莫看忠顺王先把石光珠抓捕了,来势汹汹,其实他早已势弱,在朝廷比不过贾琏一党。 不然真有本事,去年就该拦着贾琏南下才是。 薛宝钗见贾琏神情夹怒,犹豫一阵,才是再开口道:「本来他早想要抓那石光珠的,是我怕出了乱子,才压到这一天。」 贾琏看了薛宝钗一眼,冷冷不发一言。 怕什么乱子? 要是早被他抓了石光珠,眼见朝中成了你死我活的争斗,贾琏不一定肯入都中来。 薛宝钗再道:「自古那些势大的权臣,有几个得了善终?如今算是我求琏二哥答应个事,只要你一句话,朝野上下立时就能安定了,这原也是为得荣府里好。」 贾琏终于开口,道:「什么事?」 薛宝钗缓了气,起身来笑道:「荣府上绥州郡主眼看及笄,陛下也快到舞象之年,年纪虽差了一两岁,但正是般配。我想先定了亲,明年接巧姐儿入宫来,立为皇后。等生了子嗣就是太子,以后有我看着,这和别人是不同的,必然真情实意保东宫之位不动。」 「这事——」 贾琏也起身来,背手踱步。 实在是皇家之事他见得多了,叫他不敢答应,先皇潜邸时正妻就死的不明不白,不然哪有宝钗得空上位的时候。 但权臣确实也少有善终。 贾琏又正好是当朝第一权臣,压得堂堂忠顺王寝食难安。 若是能像薛宝钗所说,以后巧姐儿生的太子终究要即位的,也就没有皇帝问罪外祖父的道理。 思虑片刻后,贾琏止步,望向翘首以盼的宝钗,郑重开口。 …… 在冯紫英、桂花荣的沿途护送下,贾琏辇驾出宫来,回转荣国府。 荣国府中路外宅早做了太师府,吴用正在金煌玉贵厅没走,听闻贾琏归府,终于心中安定,过来说话。 朝廷已委任都太尉高谯署理京营,如今倪二、杨志、林冲等人正差人来问,该如何处置才好。 商量了这事,贾琏又说起宫里宝钗想结亲的话。 「当真!太妃说愿意迎娶贾家女为皇后!」 吴用听得大喜过望,直将原本的忧愁都抛了,只满心欢喜道:「妙哉,太妃果然是自家人!当朝小皇帝与她又无亲缘,待绥州郡主入主宫中,诞下太子,我等再迎太子即位,日后大事可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