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具体的故事,那就看个人的编写与演绎,不必强加干涉。”杨寿说道。 九州系列便是如此,一个统一的世界观、大背景,然后不同的作者,各自挑选一段或者几段入手进行描写。 不得不说还是很成功的。 只是九州系列的背景设定完全架空,以至于读者和观众,总是会显得代入感不足。 杨寿不打算这么干,就以华夏数千年为背景,相当于从现实之中,剥离出来一个以武以侠为主的平行世界。 这不仅仅是代入感的问题。 很多因为不够‘沉淀’,不够‘扎实’的地方,都可以得到完美的补充。 比如,架空世界里,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礼仪等等,要凭空造就,不仅仅工程大,并且容易显得浮躁、毛糙,这样一旦以电视剧、电影的方式呈现,就会出现强烈的不对称感,让人看着觉得好像穿着带毛刺的衣服一样难受,世界观的展现,无法立体化。 而直接从历史里套用,那璀璨的古代文明,就全都可以作为取用的材料,真正经历过时间打磨的文化、风俗、礼仪、言论谈吐、诗词歌赋等等,就全都鲜活起来,与故事本身融为一体,鲜明且动人。 那些曾经在史书上璀璨过的名字,也可以在另一段故事里,变得清晰,变得透亮。 一众武侠的名家们,全都在沉吟思考。 他们毕竟早就功成名就,贸然的联手一道,打造一个体系,这固然可能为武侠的命脉延续,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同样,也有可能搭上自己的名声。 毕竟,同在一个‘屋檐下’,谁是豪杰,谁是小丑,有时候就容易对照的很清晰。 各自生花的时候,大家即便是被拿出来做对比,那也是关公战秦琼,各自都有理。 杨寿招了招手,服务生将一个话筒递到杨寿面前。 聚光灯瞬间打在了杨寿的身上。 此时,话筒基本上已经都传递到了那些观众、读者的手中。 他们相比起名人、明星,更没有包袱,所以说出来的‘江湖’也更加的市井,更加的生动有趣。 台上,杨寿等人,在商讨武侠江湖之未来。 台下,那些观众、读者们,在展望和描绘,他们所想的江湖武林之风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