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今天他和大哥两个人又挖了大半天,山上的天麻没有多少了,只剩下两麻袋左右,明天他一个人半天功夫就能轻松搞定了。 周援朝点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 现在周文山一个人上山他是放心的,他一个人去弄那些天麻,没有什么问题。 两边的院子里,地面上打扫的干干净净,地上铺了几个凉席,凉席上放着今天蒸过的天麻。 今天两边的院子加起来蒸了差不多500斤的天麻。 但是这家里的旧凉席都已经用完了,还有一千多斤的天麻没有蒸呢,到时候晾哪里? 吃完晚饭,周文山很是操心的问起周援朝,再这么铺在地上晒下去的话,不说凉席够不够用,就是院子里全部铺满都晾不完。 本来以为只有一千五百斤左右的天麻,谁知道这天麻的数量比他想的还要多出来不少。 现在已经搬下来13麻袋了,山上还有两麻袋。 差不多2300斤左右了。 周援朝一点也不着急,笑着看了一下周文山,“你急着啥,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村里有人做木匾的,一个木匾就能晾个二三十斤,几毛钱一个木匾,买几十个就不行了?我在家里做几个放木匾的木架子,一个架子上放十几个木匾,别说这些天麻,就是再多一倍也能晾的开!” 周文山听完之后恍然大悟,他怎么忘了这东西呢,这可是农村晾晒东西的好宝贝。 他毕竟是生活阅历尚浅,穿越前也不过只是二十多岁,也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一时想不到也正常。 第二天,周文山就一个人上了山,把剩下的那两袋天麻弄下来就好了。 周援朝在家里做放木匾的木架子,周文海则是去买木匾了。 村里有不少的老人都会做这种常用的木匾,但是他这次要买的多,一户两户人家肯定不够,他还要去邻村去买一些。 等周文山背着两袋天麻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已经多了两个放木匾的架子,每个架子都有快2米高,能放十多个木匾,但是这还不够用,周援朝还在继续做。 周文海已经拿着钱买回来了差不多有80个木匾,花了80块钱,这木匾基本上都是卖一块钱一个的。 把天麻放下,周文山过去看了一下老爸做木架子,别说,老爸还真是多才多艺。 会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会上山打猎,做飞刀,还宠老婆…… 这么一想,周文山都有点崇拜自己老爸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