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扛着锄头的婶子笑呵呵的看着他们,满脸的柔和。 “还是那样,叔婶,有空你们来家里坐坐。” “那是一定的。” 闲聊了两句,尤欣也没有多停留,回了家。 看着他们的车影,路上这些人还忍不住感慨道:“谁知道尤家还能有这样的造化?生出这么个有本事的女儿来。” “还不是人家两口子养得好,你看看你,当初生的小闺女,才生下来三天就被你丢了,一心想要个带把的,现在知道羡慕别人家的女儿了?”旁边的婶子没好气的抱怨了一句。 “陈年旧事你提它干什么?我就是随口这么说一句,人家的孩子能这么有本事,是人家自己的造化,我们家那时候连口饭都吃不起,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养不起还非要我生?生了看是个丫头就丢了?我跟你说,你这样的人迟早要……” 这老两口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对于他们的家事,旁边人劝了几句,见他们不听,也没有多管闲事。 尤欣已经回了家。 院子里被加宽了,上面新铺的一层水泥都干了,比最初的场地看起来又要大上了一圈。 知道他们今天回来,两家人早早的准备起了丰盛的晚餐。 一如往常,两家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坐,分外热闹。 家里人对着尤欣嘘寒问暖,大多都是问她去年中毒,以及过年的一些情况。 这里的小山沟距离帝都太远,他们出门一趟也实在是不方便,也就只有这种短暂相聚的时间才能问一问。 晚上,在尤欣要上楼休息前,刘晓芳把她拉住,还是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丫头,你真决定要去那个什么国家了?” “要去,这个机会难得,我不想错过。” “那封厉怎么办?他都三十多岁了,结了婚这么久了,老婆还要念书,他们家里会不会对你有意见?” 从始至终,刘晓芳念着的都是她在夫家的生活。 她年轻时就在夫家吃了不少哑巴亏,被婆婆欺负的走投无路,当初还成了村里的笑话。 现在女儿嫁了人,她不想看见女儿也遭受同样的日子。 看清了她眼里的担忧,尤欣轻笑道:“不用担心,阿厉和我一起去,他照顾我。” “封厉跟你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