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逆转乾坤(二)-《狼烟起万里》
第(2/3)页
“可是鬼子来增援的可不是一个大队啊,四面八方来的,少说也得接近两个联队了。”
“是两个联队不假,可是他们不是在一个方向来的啊。你看,日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赶来,兵力十分分散,每一路有一个大队就上了天了,而且现在又被咱们的打援部队给拖住了,我估摸着,这会儿他们恐怕是寸步难行了吧?你说要是咱们的打援部队手底下稍微松一松,放两个中队或者一个大队进来,到时候咱们集中优势兵力,在这儿利用地形提前设伏,以逸待劳的话,你觉得咱们的胜算大不大?”
程三魁听的眼前一亮,日均线在兵分数路向一线天全力进发,看似形成了大军合围的局面,实际上,每一路的兵力都不十分充足,而且又被各路负责阻击的部队给黏住了,行军速度大大减缓。如果按照江山的设想,每次只放一路日军进来,而其他方向的打援部队加大阻击力度,在一线天方向,倒是真的可以形成局部的优势兵力。到时候猎鹰小队完全可以和八路军其他部队以逸待劳,在这儿好整以暇的来一出关门打狗的好戏,西尾寿造迫切的想要消灭掉猎鹰小队这个心腹大患,肯定会命令日军全力向一线天开进,这样一来,不断赶到这儿的日军就是化整为零的小部队了。要知道,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来犯之敌这是最起码的常识,日军这种添油战术可是兵家大忌。
只不过,这种战术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如果有一路打援部队撑不住劲的话,多放了一路日军进来,到时候双方兵力很可能就会持平,以中日两军的实力对比,中国军队恐怕就要吃大亏了。程三魁犹豫了一下,吧自己的顾虑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江山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他考虑了一下,斩钉截铁的说到:“那就让赶来增援的部队分出一部分,去加强打援力量,无论如何,在咱们完全歼灭一线天方向的日军之前,绝对不能放日军的一兵一卒过来!”
江山的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冒险了,饶是一向以天不怕地不怕著称的程三魁,这回也不敢自己拿主意了。两个人又把戈武叫了过来,江山把自己的想法又说了一遍,戈武也觉得这个计划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是江山的计划等于是把上级的作战计划完全推倒重来了,他和程三魁两个人级别太低,实在是没有拍板的胆量和勇气。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程三魁和戈武也实在是被过去的穷日子吓怕了,面对江山给他们画下的这张油汪汪的大饼,两个人都觉得,要是就这么放过了的话,实在是有些天理不容了。好在戈武的独立营作为主力部队,还带着一部从日军那儿缴获来的小电台,几个人思量了半天,还是把江山的作战计划上报到了八路军115师山东纵队司令员萧华那里。
电报发出去还没二十分钟,司令部的回电就来了:同意几个人的计划,猎鹰特战小队、独立营和侦察连原地设伏,准备伏击来犯日军,原定后续增援部队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一线天方向全速前进,汇合伏击部队后,争取形成对敌优势兵力,另一路迅速增援各阻击部队,加大打击力度,一方面迟滞日军行军速度,另一方面,最大限度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为伏击部队减轻作战压力。
至于先放哪一路日军进来,到时候纵队司令部会根据各方情况汇总分析后作出决定,但是总体原则上是能够使中日双方的兵力达到三比一的比例,也就是一次放一个中队进来。
原以为会等的抓耳挠腮的江山,没想到纵队司令部会这么快就批复并同意了这份作战计划,这也让他对萧华司令员的胆识和眼光大加佩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如此全面的调整和部署,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看到上级已经同意了这份作战计划,江山、梁建斌、程三魁和戈武等指挥员迅速凑到一起开了一个碰头会。看着地上临时用沙土堆起来的简易沙盘,戈武皱着眉头问到:“现在看起来,其他方向不用咱们操心,咱们就收拾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成,大伙说说吧,咱们谁负责出去诱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