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06)责任和权利(下)-《陌上行》
第(2/3)页
陈璞毫不犹豫就在这份文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南关大营是大军的重要粮草储备地,不仅要支撑燕东,还要支援燕中地方,绝对不能有丝毫闪失;尤其是在现在的局势下,那里的存粮更是几万军民过冬度春荒的救命粮,若是出了差错,燕东可能倾覆不说,也肯定要连累到整个燕山卫!不仅是要尽快地增援,而且是要派最精锐的队伍去增援,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她仔细看了看行营挑选的队伍。从燕州出发的两个营都来自燕山中军,这立刻让她放心不少,尤其是当她看见其中一个营的校尉是孙仲山时,就更放心了。这个人谨慎稳重,做什么事都很周全,执行命令时也很坚决,是个关键时刻能靠得住的军官。
因为南关大营的重要性实在是太突出,她不能不考虑很多事情,所以就又在公文上添了一笔:“鉴于情势,是否可令孙仲山辖制两个营,驻防屹县,与南关成犄角之势?望诸位审慎斟酌。”用过官印,她叫来一个传令兵,让他立刻把这份文书交到行营,让他们执行执行增援。
办完两件军务,剩下来的其他政务就要相对轻松一些,地方上的事情不过是赈济逃难的民众,抚恤战争中死伤的兵士,或者禀告秋冬季节城防工事的进度和难处。这些事朝廷都有成例,她也大都是一览而过,间或抬起头蓝思考一下,然后就批个“准”、“照行”或者“再议”而已。
不能不说,文官们的办事效率并不低,公文里的文章和字也很看得过眼,内容既扼要又详实,提出的要求和办法也合情合理,所以她批阅起来也比较轻松。不大的工夫,十来份地方上的公务就快处理完了,桌上也就剩两三份行文还没来得及看。
提督府的书办又给她送来了新的文书。又是一大叠。
她让书办把这些新送来的公文放到一边,再把她已经处理好的公务带走,然后她端起皎儿给她新续上的茶汤。她一边吸溜着添加了不少姜末蔗糖还有其他作料的黏乎乎热腾腾的茶汤,一边拿起了一份公文,瞟着封皮上的题目。
一张纸片从公文里滑出来,飘到桌案上。
她的目光立刻就被那张不少地方都被黑颜色浸透了的纸吸引住了。
那些黑颜色绝对不是墨污。那是血迹!是褪了色的血迹!
她顾不上生那些糊涂官僚们的气,急忙把那张纸片抢到手里。几行歪歪扭扭的字在血点血团间班驳难辨。
《石柘危在旦夕速请援军万急告呈》:“送留镇并转平城边军使司衙门及报边军府并行营。速。●急。自九月初●日以来。●寨陷●重围。大●●战五次。战殁●半。即救。●不能。请准●离。九月二十●●”。
陈璞拿着这片纸,紧紧皱起了眉头。石柘是留镇右翼的边军小军寨,照道理说,既然敌人攻克了留镇和平城,他们这样的小军寨就算不败也早就溃散了,怎么他们还在支撑?她的目光再掠过呈文的日期题款,“九月二十●●”一一那就是说,直到十天前他们还在坚持,还在等待援军?这怎么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