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子彦向李刚讲解这个概念的时候,李刚很不以为意,他认为很多人会隐藏,可以隐藏到别人无法察觉。 可是王子彦的观点却不同,他扯过李刚书桌上的一张纸,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在周围画了一圈又一圈的小圆圈,又把这些圆圈一个个的连了起来。接着,他就根据著名的六度空间理论讲了起来。 “叔叔你看,斯坦利· 米尔格兰姆提出过一个六度空间理论,也就是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咱们把这个理论用在这里也同样适用。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个朋友圈子,这个朋友圈子外面还套着一个更大的朋友圈子,在外面更大的这个朋友圈子的外面,还会有一个更加庞大的朋友圈子。而这个圈子扩大出去以后,就形成了一个世界圈子。没有人能够在自己所有的朋友面前都能很好的掩饰自己,总有人会发现这件事。甲爱占小便宜,乙丙丁不知道,而戊知道了,可能他不会说,但是下意识的,他就会与甲拉开距离。同样的,他可能也会与乙丙丁拉开关系,因为他们的观察力不行。也就是说,甲和他懵懂无知的朋友圈子会下意识的被人分割出来。一旦这种距离拉开了,那么对于甲来说,他可能就是与一个庞大的圈子拉开了距离。” “现实社会中 ,一个人的品性不可能只有一个两个人能看透,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不说出去,八卦是人的天性。那么更严重的情况就出现了,甲本来准备做某样生意,需要某个人背后的朋友圈中的人的助力,可是如果这时候这个人知道甲的本性,那么他可能就会失去这个机会。” 李刚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这个不绝对吧?” 王子彦笑着问道:“叔叔,为什么要绝对?这个世界上哪有绝对的事情?这只是一种理论或者猜想,说的是一个人的品性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前途而已。可能以前人认识的人少,因为出行不便,可是现在不同了。电话的出现让人们在固定的地点可以与其他人产生联系;手机的出现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与其他人产生联系;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在固定的地点知道更多外面的信息;我做的那个QQ,则让人在固定的地点可以与更多的人同时产生联系。如果有一天,人们走着都可以上网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光景?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认识新朋友,朋友圈子无限扩大化,信息无限泛滥化。如果这时候甲想要做一件事,找到了丙的一个朋友,丙的这个朋友又恰好在网上或者其他人那里知道了甲的信息,那么这件事可能就此作罢。就算这个人舍不得这一份利益,那么他也会下意识的有所保留,同样会给甲的事情平添变数。” 李刚点点头,笑道:“你费力讲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但是这对你的一镇一校有什么好处呢?或者说你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王子彦笑着道:“咱们先从最浅显的地方来说。这个小孩倒掉了饭菜牛奶,是他的品德不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后反应出来的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如果有这种行为的学生很多,成为了普遍现象,那就是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达标。我会借此评估这个学校的领导者和老师是不是合格,然后决定他们的去留,以及这些人以后在我这里的评价。最起码,这个老师或者这个领导人浮于事,或者能力不行,他也就失去了在我这里更进一步的机会。事情的解决方法有很多种,我准备把社会信用机制引入到这个计划中,给他们一个数据化的评价。” “社会信用机制?”李刚看着神采飞扬的王子彦,喃喃念叨了一句,目光中神采湛然。 王子彦对李刚笑了笑道:“是的,社会信用机制。我相信等到十年以后,我会非常感谢我今天的构想。我会利用这个社会信用机制来做很多东西。” “另外,我准备推行扶贫教育计划,不收任何学费和杂费。而为了支持这一项目,我准备了一个勤工俭学计划。” “所谓勤工俭学计划,我计划是把每天下午最后一节劳动课利用起来,让这些学生进行真正的劳动。一方面是交给他们一些实用的技术,另一方面就是告诉他们,是这些劳动换来了他们免费入学的机会。” 李刚皱着眉头道:“这会不会让他们的家长感觉你在虐待学生?” 王子彦点点头道:“可能会存在这个问题,但是我又不需要他们来处理太繁重的工作,只是一些公益品的组装而已。实际上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我都不准备拿出去销售,我准备把这些东西作为小礼物,送给那些捐赠者,作为他们参与慈善的一种感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