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的投资虽然多也是有限的,社会募集资金虽然不少,但是也不是长久之计。不论是学杂费全免,还是免费午餐计划,都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吃住长达五六年,如果后期有中学计划,可能长达十几年。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他们的花费不是几百亿资金能搞定的,我也不可能一直在这里投入大笔资金。有没有是一回事,捐不捐是另一回事儿。” “那么想要将整个计划长期做下去,就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我的规划就是培养企业,利用企业的长期造血功能来维持计划的发展,自给自足才是根本。我的免费午餐计划是3元标准,后期可能会再增加。三菜一汤一牛奶,主食为馒头、米饭,外加一个时令水果。这其中涉及到了粮食种植、蔬菜种植、牲畜养殖、奶品加工、产品运输这些方面。其中产品运输好解决,我旗下有一个物流公司。但是其他的呢?难道所有的东西都去采购?为什么不自己解决?” “牲畜养殖方面,草原上有太多的无人区,我会成立一个牛奶公司,并且建立一个超大型牧场。牧场养殖牛羊,这样不光肉食可以解决,奶品的来源也顺便解决了。牛奶公司可以出产鲜牛奶、鲜羊奶、牛奶粉、羊奶粉、各种酸奶制品以及其他衍生品。” “同理,我可以建立一个遍及全国的大型农业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水稻和麦子,这其中也会产生很多的附加产业。比如农产品深加工,终端生产等等。我总不能在工厂里生产了馒头,然后通过飞机趁热运输到各个学校吧?多余的粮食怎么办?所以我准备在各个地区的县城建立一个食品加工厂,交由总公司统一管理,生产出来的馒头米饭利用卡车给学校送过去,多余的卖掉。” “再比如说水果和蔬菜,蔬菜好办,可以办一个学校附属大棚种植基地,由老师和学生进行种植和打理,还能让这些学生学到蔬菜种植技术。但是水果呢?水果是时令性的,可以不去自己种植,但是采买也不是长期的办法。我准备建立一个大型的饮料公司,饮料公司会在全球建立不同水果的种植基地,然后把水果冷藏,一边供给学校,一边生产果汁饮料。这些饮料也可以改善学生们的生活,有些人不喜欢吃水果,但是几乎没人不喜欢果汁饮料。” “我旗下有一个自选超市,这些公司的产品就可以免费入驻这家超市,产生的利润用来发工资,发津贴,甚至维持这个基金的日常运转。而且这个慈善项目的品牌效应也是很大的,我可以在产品上打上独家的授权生产商标,通过这个渠道接受全社会对产品质量的监督。” 李刚:“你这个计划很庞大。只是是不是太大了点?” 王子彦笑着道:“还有呢,别着急。为了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校的问题,那么可能就真的是一镇一校了。那么偏远地区的学生怎么办?都住校就读吗?这是明显不现实的,那么就涉及到怎么上学的问题了。解决途径就是校车计划,我准备设计制作一款高标准的校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舒适性。因为很多边远地区的村落的交通状况很不好,汽车进不去,那么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回家问题,我打算上马一个共享自行车项目。但是目前技术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估计短时间内解决不了。” 李刚笑着问道:“为什么不考虑直接配自行车?一辆高质量自行车的生产成本才几十块钱。按照你的想法,一辆校车的采购成本可能要达到几十万。” 王子彦无奈道:“关键点还是安全问题。路上出了问题怎么办?谁来负责?” 李刚:“校车不是也会出问题?” 王子彦:“那就要考虑概率问题了,两轮的总不如四轮的安全。我在乡下见过很多小孩子骑自行车,简直就如鸭子出笼一样满大街乱窜。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了,在那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出了事故如果车跑了甚至反身回来再压一遍怎么办?就算没有这回事儿,小孩子骑自行车摔了怎么办?自行车放在家里不骑回学校,说丢了怎么办?” 李刚:“你这是对别人恶意揣测!” 王子彦:“叔叔,你知道我是不是恶意揣测。咱们上过学受过知识教育,家里都有汽车,咱们不在乎。在贫穷落后的西部,很多家庭甚至连基本的家具都配不齐,一辆需要好几百块的自行车是多么大的诱惑?他们可能全年能攒下的钱都不够一辆自行车的钱,要不也不会让孩子不上学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