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共同进退(3000字)-《汉末皇子辩》


    第(2/3)页

    老人粗布麻衣,头上花白的头发也乱糟糟的,随便拿一根木钗别好,手脚粗大,肤色黝黑,乍一看,扔在普通百姓堆里面都挑不出来。

    老人脸色通红,颇有些拘谨,想把手抽出来,又被刘辩攥的紧:“殿下金安,草民当不得殿下一声伯父尊称……”

    刘辩哈哈一笑:“在吾看来,宋伯的重要性,给我一支万人的精锐军队也不换!军队可不能像宋伯一样能使粮食丰产,让我大汉子民再无饥荒之忧虑!”

    宋伯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谬赞了,殿下谬赞了。若不是殿下的天赋奇想还有那些……”

    “发明!”老人对于新式的词语还是接受力度不大,刘辩帮忙提点道。

    “对,发明,发明。都是殿下的发明创造,给了在下充足的底气,否则要让粮食陡然丰产,草民也无能为力啊……”

    刘辩注意到,旁边还有一位老头一直一脸微笑的看着自己,刘辩看着他觉得很陌生,庄内的人刘辩都有个脸熟,之前的庄内应该没有这号人。

    刘辩好奇道:“宋伯,这位老先生是?”

    宋伯已经无力纠正刘辩的称呼,那位老人走向前一步,行礼道:“山野草民邵华见过殿下。”

    这一刻,后世的历史学家忽视的一笔带过,刘氏为什么能在其后超越了周朝成为执掌华夏最久远的朝代,并且其后即使退位,一直在幕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农与医是刘氏影响世界最有效的两根抓手,最好的医院,最先进医药,最前沿的医疗在刘氏家族手上,最好的种子,全球一半的粮食由刘氏操控。

    即使后世的不孝子孙败掉了庞大的同福各行公司,而这两块却一直牢牢的掌握后世刘家子孙后代的手中。

    宋伯赶忙介绍道:“殿下,这就是您一直要找的农家的当代农子,东陵侯之后,邵华。”

    刘便有些了然,东陵侯,初代的东陵侯叫邵平,一直是萧何手下的谋主,并且邵平种的甜瓜可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号为“东陵瓜”,皇家平民都爱吃。

    三国时期著名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在《咏怀诗》之九中写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

    农家,并不止单纯的耕田种地,他们还要学习农家的思想,并且了解天时地利,气候节气,种植技术。这些可不是光是泥腿子的百姓能玩的转的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