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夜话3-《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2/3)页

    “是以君子任职则思利人,达上则思进贤,故居上而下不怨,在前而后不恨也。《书》称“天工人其代之”。王者法天而建官,故明主不敢以私授,忠臣不敢以虚受。”

    阎行咧咧嘴,这句话意思应该大概是在说明吏善任之事,只是这救国救世之路从何说起。那中年儒士似乎也看穿了阎心内心的想法,他微笑不语,指着席子示意阎行重新落座,然后自己才振振衣袂,重新正襟危坐。

    他从阎行手中拿回这一卷竹简,指着其中的蝇头小字继续说道:

    “《易》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鲜不及矣。”是故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王节信明析人情,指出官吏选任之要,若是所用非人,民不堪其残,必四海怨声载道,一夫攘臂而万夫从!”

    说道这里,那中年儒士停顿了一下,又接着继续说道:

    “是故当今天子以西园卖官以补国用之不足,以供宫廷之挥霍,实乃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地方官吏输金帛以得其位,必十倍百倍加之于辖下之民,如此虽暂得小利,而动摇国本,社稷必然由此倾覆!”

    听中年儒士说起天子西园卖官敛财一事,阎行颔首,前朝汉武帝大兴土木、屡征匈奴而国用不足,也只是将虚爵拿出来售卖而已,而当今天子和太后却对这一件颇为执着,视为敛财聚富之道,卖官犹如逼捐,官吏上任之前就得到西园交上自己的买官钱,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连当朝的三公九卿也不能漏过,公钱千万,卿五百万。

    为了充实西园的内帑,天子还不停调动官员职位来再收一次卖官钱,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彻底将整个官僚体制全部打乱,官员为了凑够足够的钱,就不得不盘剥下民,这对汉帝国原本就摇摇欲坠的根基来说就愈发危急了。

    “城上乌,尾必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梁上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

    这是有心人针对此事而作的童谣,暗讽太后、皇帝的贪财误国,如今童谣已经流传到四方,垂髫小儿亦能够朗朗上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