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司隶刺史房彦谦——房玄龄之父。 如今东宫要重修《切韵》,不说别的,有薛元超的参与,那么谁都说不出一个不是来。 李治点点头,说道:“既然想好了要做,那就好好去做,大唐也需要一本自己的《切韵》了。” “臣等遵旨。”院中群臣同时拱手,暗暗的又松了口气。 他们是好不容易,才想到要编修《切韵》的。 《汉书》是轻易不能碰的,尤其李显现在的文学功底不够,强行参与,只会惹人笑话。 《切韵》一事,便没有那么多的政治隐患,又有薛元超参与,相对要妥帖的多。 而且极具象征意义。 这意味着东宫从今往后,开始逐渐掌握所有人说话之音的权利。 透过这种方式,东宫的影响力,很快就能够传递到下层。 同时还能够锻炼东宫群臣的文学手段,留名后世,没人不乐意。 这的确是一件好事。 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看向李绚,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他提出来的。 李治转过身,看向内殿,这个时候,内殿的叫喊声也仿佛小了许多。 “好好做吧,三郎,让朕看看你的能力。”李治没有看向李显,李显肃然拱手:“喏!” …… “哇……”的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在整个东宫响起起来。 瞬间,东宫的所有人全部都松了口气。 皇帝站了起来,目光紧紧的盯着殿内。 虽然李绚说是男孩,但皇帝还是要亲眼见到。 因为这个孩子,对如今大唐的局面有很大的用处。 尤其是在北疆和突厥开战之时,这个消息能够极大的振奋人心。 不只如此,因为李贤被废,还残留的一些风波也会因此而彻底平息。 在皇帝的目光注视之下,数名女使同时从内殿快步走了出来,其中一人怀里还有襁褓。 襁褓里婴儿声音哭的很响亮,有力。 女使神色激动的冲到皇帝面前,跪下,欣喜的说道:“恭喜陛下,恭喜天后,恭喜太子,是一名皇孙。” “好好好!”李治难掩激动,看着襁褓里有些发皱哇哇大哭的婴儿,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婴儿,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停下了哭泣。 睁着黑漆漆的眼睛看着李治,伸出手去抓李治,甚至嘿嘿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李治笑的更大声了。 李绚在一旁看着感到十分惊奇,一旁的李显,还有姚令璋等人,全部都惊讶的看着这一幕。 还有这么有灵性的婴儿。 等到皇帝的声音平静下来,武后在一旁拉了拉李治的胳膊,说道:“陛下,该抱回去了,外面冷……内府稍后有赏赐。” 最后一句话,武后是对着几名女使说的。 “多谢天后。”几名女使同时躬身,转身将婴儿送了回去。 直到人影消失,李治才缓缓的收回了留恋不舍的目光。 武后低声在旁边问道:“陛下,是现在取名,还是满月再赐。” “哦!”李治回过神来,笑了笑,然后说道:“现在吧,吾孙荣贵隆昌,天授英才,赐曰,重照。” 李重照,皇帝亲孙,太子嫡长,名曰重照。 “多谢父皇。”李显直接跪了下来,神色激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