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舒璧一愣,随即满脸娇羞。 李绚忍不住的将她搂进了怀里…… …… “王爷,这是宗正寺的回帖。”李竹将帖子递给李绚。 帖子上写着李志明,李志有和李志常的生辰八字,上面有宗正寺的签押。 有了这份东西,李志明,李志有和李志常将来入仕的时候,最低也起码可以从七品开始,而不用从九品苦熬。 不过李绚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从科举开始。 读书明智,这话不是虚言。 能够读书明智的人,绝对都是有足够自悟能力的人。 那种别人说什么就应什么的蠢物,根本不会读书,也不懂读书。 只有看懂了书,看懂了史书,才能够看懂人心,才能在世上幸存。 否则就算是给你再高点权威,也不过是他人可以肆意拿捏的棋子罢了。 就像是李显,现在的他,终于有些开悟的影子了。 但愿他能多学习一些,能多撑一些。 否则,武后一旦出手,李显所有学习的一切,都会受到摧残。 其中能够坚持下来的部分,才是他所沉淀下来的。 李绚转过身,看向皇宫方向。 皇帝改元也好,封皇太孙也罢。 其实都是在给李显增加底气。 为的,就是日后的磋磨。 只有经过磋磨的太子,才能够承受李治传承的帝位。 李贤就是在这一步倒下的。 李治为什么在李贤被废的过程中,一言不发,就是在看李贤究竟能够做到哪一步。 但可惜,李贤失败了。 或许李治现在也意识到,他做的可能有些过火了。 李绚轻叹一声,站了起来,走到了屋中。 他也是今天在体悟到这一点点。 有了四个儿子,和有一个儿子,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一个不成器,废了,再培养另一个便是。 “砰砰!”轻微的敲门声在门口响起,随即李笔的声音传来:“王爷,有圣旨。” “知道了,就来。”李绚面色顿时庄重起来。 …… 内侍站在屋中,展开圣旨,沉声念道:“惟调露元年,岁次己卯,十月乙亥,朔二十二日乙酉,皇帝若曰: 於戏! 同堂之子,於近属而特深。 殊遇之情,在诸孤而更切。 南昌王昌州刺史绚,国之宗盟,克修名检,树以藩屏,用制万邦。 今有子诞辰,朕不胜欣喜。 特授南昌王次子李志明为武昌县侯,封地五百户;授其三子李志有为高昌县伯,封地两百户,其四子李志常为建昌县伯,封地两百户,望立爱相亲,恩亲礼让。 缵承先绪,休有令闻。 钦此!” “臣等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