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麒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如今已经在国子监读书三年了,参加科考是自然之事。 他能参加科考,自然便已经是够年龄参加公主选婿。 当然,赵麒如今已经订婚,婚事是他自己表妹,清河崔氏的女子。 不过女方年龄要小二岁,还没有下聘订婚。 只是难道如今,武后想让赵麒也参加选婿? 当然不可能是真的选婿,不过是作为衬托的存在罢了。 清河赵氏,在这件事情上真的上不了台面。 哪怕是天水赵氏也是一样。 眼下这件事情,比李绚原本所想的,要大得多。 他有种感觉,光是眼下这场事件,就将整个大唐几乎所有世家的目光全部都吸引了过来。 而在这一切背后,暗中操控的,正是皇帝。 谁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是算计什么。 …… 回到东宫之后,李绚立刻将武后的圣意传达给李显。 他当然没有说什么选婿的事情。 这些话武后可是一个字都没提,所有的一切都是李绚自己猜测。 东宫上下很快就动了起来,尤其是与编书有关的一众人等,立刻开始出入众多士子当中,拉拢人才参与编书。 李显同样也很兴奋,这件事情能够帮助他很快的将自己影响力,在年轻士子当中传扬开来。 李绚则是躲在东宫,仔细查验各方面送到东宫的奏报。 这些东西,都是三省经过挑选之后,才送到东宫的副本。 东宫如今没有处置朝事的权利。 李绚,苏良嗣这些有自己职司要办的人,也不会将自己的事情说给李显听。 然而在纷乱错杂的公文当中,想要找出潜藏的东西,并不容易。 李绚忙了好几天,一直到贺知章回京的消息传来,他才稍微松了口气。 收拾衣裳,带着李竹等人,前往金光门去接贺知章。 贺家在长安并非没有族人,贺知章的两位叔父贺纪和贺敳,如今是弘文馆学士,从五品。 贺知章回京,李绚顺带便去弘文馆接上二人。 最近一段时间,东宫编修《切韵》,借调了很多弘文馆的书籍。 贺纪和贺敳身为弘文馆学士,很多事情都下场指教。 毕竟即便是杨炯,面对两位前辈,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足。 只有杜审言,还是一副天大地大他最大的感觉。 …… 渭水河畔,黑漆马车停下。 李绚掀开掀开车帘,旁边是两位骑马的贺学士。 看着远处渭河上游的重重帆影,李绚侧身说道:“本王上一次见到季真,还是在三个月前回京之时,如今仅隔三月,却突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朝中变故太多了。”贺敱下意识说了一句,贺纪立刻瞪了他一眼。 李绚轻轻点点头,的确是这么回事。 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太子李贤被废,李显成为太子。 李贤的次子李光顺成为临淄郡王,继孝敬皇帝李弘香火。 李显的皇太孙李重照诞生。 李绚的三个儿子同时出生。 草原战火重燃。 大唐和突厥经历了一个冬天的厮杀,虽然彼此损失都不小,但真正的主力对撞,却是到现在也都还没有发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