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仔细想想,这本身就是必然,皇帝如何会让一个宗室掌握那么多的军力。 分割,肢解,挑拨,安插,制衡…… 眼下虽然跟随李绚的数十名军将全部都受到了封赏,但整个蕃州都护府的官员安置才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萧嗣业,韦弘机,张大安,昌州都督府和昌州刺史府,有相当多的一批人要调入蕃州。 李绚虽然任昌州都督和昌州刺史多年,但他对于下面的官吏介入并不多。 其中有绝大多数都是皇帝和武后的亲信。 因为军前作战,李绚一直都是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其他人也都竭尽全力的配合李绚。 如今战事了结,开始治理地方,双方之间的冲突必然会日趋激烈。 更别说朝中还会从其他更多地方调更多的官员进入蕃州。 吐蕃广大,包括奴隶和平民有三百万人,起码能够划分,五个上州,十个下州,那就是包括李绚在内的十五个刺史。 李绚勉强能够直接掌控的只有一半,对于另外的一半,只能任由朝中掌控。 最后将这么一个庞大的怪物,完全的融入到大唐的体系当中。 也就是如今在蕃州各地,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彻底平定,才会让军管继续进行。 等到五年之后,李绚任期到齐,那么不仅是李绚,还有其他很多军将也都会调离蕃州。 那个时候,蕃州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大唐边州,那个时候的蕃州,才是最适合人下手的美味果实。 …… 太极殿中,一名名将士全部都半跪在地,只剩下一身浅绯色官袍的杨执柔。 “侍御史杨执柔。”赵仁本的目光落在了杨执柔身上。 “臣杨执柔领旨。”杨执柔上前,跪倒在地。 “……侍御史杨执柔,清节直行,正色寡言,先臣之风,擢领是职。亦欲天下闻之,知吾奖骨鲠之臣,来谏诤之道也。 可给事中,散官、勋如故。 钦此!” “臣杨执柔,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执柔沉沉的跪拜在地。 从六品的侍御史,调任五品的给事中,杨执柔这一次大大的向前跨了一步。 除了之前那些在战场上拼命搏杀的将领之外,朝中也只有一个从侍御史调任五品户部度支郎中的狄仁杰能够媲美。 至于其他的,多数就是前辈了。 比如陆元方,从扬州都督府司马,调任侍御史,同时检校太子洗马,之后,很快便又以侍御史,检校太子洗马,检校洮州刺史,如今更是直接升迁为雍州长史。 从三品的雍州长史,再进一步,便是九寺寺卿,六部尚书,甚至是宰相的位置。 若是直接调任中书门下侍郎,兼任中书门下三品,那就更是令人惊心了。 但无论如何,从陆元方,狄仁杰,杨执柔的身上,也都能看出皇帝对御史的看待之重。 而当人们的目光落在御史台的时候,有两个人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刚刚调任侍御史的,前河南县丞姚崇,刚刚从监察御史调任河南县丞的宋璟。 几年的光景,一个个都踏入了仕途的快车道。 有人这个时候,却惊讶的发现,不管是陆元方,狄仁杰,杨执柔,姚崇,宋璟,和李绚的关系都颇为紧密。 陆元方,狄仁杰曾经在洮州和李绚并肩作战,杨执柔更是逻些道监察使,姚崇、宋璟都曾经陪同李绚堪破数件大案。 人们一时间不由得为李绚的势力心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