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腊月十八,辰时七刻。 东宫明礼殿。 李绚坐在中堂之内,看着殿外发呆。 明日,太子就将迎娶郑氏,东宫已经开始布设红绸,搭建礼堂。 不过李显此刻并不在东宫,他一早起来便已经去了贞观殿,向皇帝问安之后,然后再去政事堂。 政事堂听政之后,再回到东宫,待上一个时辰,处理完政务,到了午时初,再去向皇帝问安。 这些天,宫中有传言,说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好,甚至有不少人都在说能看到皇帝在贞观殿活动……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断了李绚的思绪。 李绚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一身明黄色九蟒九章圆领袍的李显出现在李绚眼前。 李绚立刻起身拱手道:“见过殿下。” “王叔!”李显温和的点点头,然后从李绚身边走过,走到了中央主位上坐下。 李顯抬头看向李绚道:“王叔,郑氏之事处理的如何了?” “尚可。”李绚拱手,然后认真的说道:“崔家已经答应臣,日后会专心在科举之事上,卢家由崔家出面说服,至于其他各家,臣亦有所交谈和安抚,眼下若无意外,事情当会了结。” “意外,王叔说的是郑玄果吗?”李显直直的看着李绚。 李绚微微一愣,说道:“郑玄果不是还在伊州吗?” “王叔说的不是郑玄果?”李显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当然不是郑玄果。”李绚看着李显的眼神中带着不解,同时带着一丝思索的说道:“郑玄果如今并不在洛阳,但是除了他之外,郑家还有其他人,光是崔氏自己就还有四名庶子,而且还有元氏。” 元万顷的堂姐,同安太夫人崔氏的儿媳,同安郡公郑玄果的夫人,郑七娘的母亲,元氏。 若说这场风波当中,除了被斩首的元万顷以外,最倒霉的就是她了。 元氏并未跟随在婆婆崔氏的身边,而是在洛阳城中照顾三个儿子,只有女儿自小被同安太夫人疼爱,一直带在身边。 元氏虽然温柔贤淑,但是和崔氏的关系却没那么好。 毕竟像崔氏那样霸道的个性,整个家族当中,谁不是战战兢兢。 元氏能够有机会躲得远些,她巴不得呢。 只是这一次,崔氏先是让元氏主动联系了元万顷,然后又替元氏做主,连跟她商量都没有,私下便定了七娘和相王的婚事。 相比于崔氏,元氏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不对劲,直接写信给了自己的丈夫,但最后郑玄果的回信,却是让她别管。 别管,别管。 到最后,郑七娘和相王的婚事彻底成了笑话。 甚至连累到她的几个孩子,风评都变差。 若不是后来出了事,后果恐怕可能会蔓延到全族。 女儿病了,婆婆带人去了长安,元氏立刻就给郑玄果去了信。 然而,不等长安的消息传回,右金吾卫已经在嵩山找到了婆婆和女儿的尸体。 紧随而至的,是皇帝斩首元万顷的旨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