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哪怕仅仅是耽搁时间,在关键时刻也足够要命的。 当他来到端门外的时候,便听到了有人在说某某从马上摔下,跌成重伤的消息。 李绚的神色肃然,眼神凝重。 昨夜有不少人在暗中动作,有些人,便恰好是这些人的对头。 皇帝还没死,便已经有人忍耐不住了。 李绚缓缓催马上前,今日端门还未开启,朝中七位大将军已经并排站在了端门之前。 在他们的面前,有朝中三省宰相,六部尚书,九寺寺卿,还有无数官员。 在这些官员的身后,还有大量的黎明百姓。 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小心的在两侧金吾卫的约束下登上天津桥。 甚至还有僧道番尼,西域胡客。 形形色色无数人等,一起来到端门之外,跟随百官一起等候。 天津桥历来有金吾守卫,百姓轻易不许靠近,更勿论进宫面圣。 今日皇帝改元,难得没有在乾阳殿宣诏,而是选择在承天门上宣诏书,如此也让这些百姓有了进宫,一窥皇宫气象的机会。 …… “吱呀”一声,一身青衣的内侍少监范云仙从宫门之中走出,然后一甩拂尘,高声道:“永隆二年,腊月二十四日,皇帝宣诏,百官百姓进宫听旨。” “臣等奉诏,陛下万寿无疆。”群臣同时拱手,然后缓缓的朝宫门走去。 李绚等人也顺势进入班列之中,目光平静的进入皇城。 前方的百官,乃至于番国外臣,倒也是平静有序,但是后方的洛阳百姓,即便是在竭力的控制,但进入宫门之际,也依旧难免摩肩接踵。 声色鼎沸。 无数的亭台楼阁随即出现在端门之后,雕梁画栋,斗拱飞檐,肃然的气象让人不由得低声下来。 大理寺,鸿胪寺,刑部,左卫,左千牛卫等等官署迅速的过去,最后来到了承天门下。 承天门打开,一眼能够看到更多的亭台楼阁。 也能看到无数的宫廷宿卫,一身的甲胄,刀槊林立,气势森严。 李绚等人刚到承天门下,范云仙便开口道:“宣彭王,平阳郡公见驾。” “臣等领旨。”李绚和薛仁贵相互对视一眼,然后齐齐拱手,走入承天门下。 两名大将军同时进入宫城,前面的百官还好,只是平静的看着,但后面的百姓却是忍不住踮起脚尖去看。 李绚神色平静的行走在宫道上,腰间长剑已经悬挂。 薛仁贵也是一样,神色平静肃然,腰间挂一把黑鞘长刀。 他们都是军中宿将,即便是皇帝身体倾危,但也不足以让他们惊慌失措。 贞观殿四周,无数禁卫肃立。 看到李绚和薛仁贵同样一身盔甲的进入,众将同时齐齐低头。 进入贞观殿,李绚和薛仁贵总是单膝跪地,沉声道:“臣等参见陛下,参见天后。”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平缓的从厚重的帷帐后传出。 “喏!”李绚奉命起身,抬头微微看向帷帐。 厚重的帷帐之下,从外望去模模糊糊的,根本看不清里面情形。 只能隐约看到一道身影,平卧在御榻之上。 武后站在了御榻之外,一样看不见皇帝的模样。 “来人,更衣。”皇帝轻声开口,立刻就十几名侍女,从两侧走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