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众卿平身。”皇帝平静的开口,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却直接传遍了整个承天门前。 “臣等多谢陛下。”百官和众多百姓,同时站了起来。 李显站在百官左前,身侧是李旦,两人站在城门之下,目光上抬,眼神关切。 皇帝站在城门上,披着厚重的披风。 武后站在他的身侧,神态从容。 李显的目光落在了皇帝左侧的李绚身上,一身的红衣金甲,神色凝肃。 李显明白,现在这个时候,皇帝将李绚叫到身边,拱卫自身,目的并没有那么单纯。 承天门的群臣,看到李绚,立刻就能够明白皇帝对李绚的宠信。 尤其李绚还是李显的人。 两人的关系勾连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深。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李绚是可以完全代表李显的。 尤其在现在这个特殊时候,皇帝身体不安,他将李绚叫到身侧,倾托之意,一眼可见。 李显微微松了口气,但随即,他的心就提了起来。 皇帝这明显是在为以后做准备。 这让李显越发的担忧他的身体。 虽然如今种种迹象看起来,皇帝的身体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但依旧让人心中不安。 要是真有个万一…… 李显一时间心中无比慌乱,虽然其他人已经在他的耳边说了不少,但实际上,李显依旧没有做好更进一步的准备。 …… 城门之上,李绚神色肃然的站在一侧,呼吸平稳。 皇帝站在李绚侧前,这个承天门更中央的位置。 皇帝目光微微扫了李绚一眼,然后看向面前的群臣,还有百姓。 目光抬起,皇帝看向了不远处的端门,还有更远处的这个洛阳城。 虽然城中大街清扫,但小巷屋顶,乃至于树木之上,都披着厚厚的积雪。 还有更远处,洛阳城外的嵩山,更是一片银白。 目光挥手,皇帝的扫了一眼皇宫之前的洛河,轻叹一声,侧身道:“彭王!” “臣在!”李绚微微上前半步,肃然拱手。 李治点点头,说道:“今日盛况盛景,朕心中翻涌,却不知道该如何言语,你替朕作诗一首吧,以作纪念。” 李绚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马上就要宣读改元诏书了,皇帝竟然还有心情让他作诗。 但皇帝开口,李绚只能拱手应命:“喏!” 他心中隐隐有些感觉,皇帝似乎在等着他,为他的一生做个注脚。 李绚目光抬起,望向远处的端门,洛河,整个洛阳城,天边的嵩山,还有无尽的天地。 苍茫白雪之下,天地无穷。 终于,李绚缓缓的开口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皇帝微微点头,斟酌之间,脸上带出满意的笑容,李绚昨夜做的那首诗,便颇有写实之感,如今是更进一步,艳丽万分。 李绚再度拱手,高声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光武魏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隋帝杨坚,终究忌刻而苟酷。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绚沉沉躬身,虽然他将唐宗宋祖,改成了汉光武帝和魏太祖,但声势不差,至于成吉思汗,的确是杨坚无法比拟的。 最重要的,是李绚认为,皇帝李治,是绝对配得上这首雄诗。 李治这一生,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后突厥,吐蕃,使大唐版图达到最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