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极短的时间内,殿内殿外,无数群臣已经全部跪倒在地,沉声痛哭了起来。 武后站在御榻之侧,目光平静的看着挽郎们将高宗皇帝的遗体小心的抬入到了棺材之中。 紧跟着,御榻被迅速的搬走,金丝楠木棺椁被放在了木凳之上。 很短的时间里,供桌,香烛,供品,已经全部都被摆放整齐。 十六卫挽郎无比沉肃的站在棺椁两侧。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母后抬头,就看到宗正寺卿韦思谦手里捧着高宗皇帝的灵位从殿外肃然而入,然后递给了韩王李元嘉,最后从韩王李元嘉的手里,递给了皇帝李显。 李显就要摆到供桌之上,这个时候,武后却快步走了过来,伸手和他一起,将皇帝的灵位摆放整齐。 做完这一步,李显立刻后退一步,然后直接跪了下来。 随即,他已经悲伤的痛哭了起来:“父皇,父皇,你怎么就这么离儿臣去了啊!” …… 李显痛哭的声音和群臣混合在一起,整个贞观殿内顿时无尽的悲伤起来。 武后平静的站在棺椁之侧,脸上奇怪的没有太多的悲戚之情。 她只是直直的看着皇帝的灵位,心中不知道究竟在想些什么。 许久之后,武后轻轻的转过身,看向殿中。 殿中群臣已经全部在痛哭,有太多的人是真心诚意在痛哭,在怀念先帝。 毕竟先帝在世时,对许多人都有重恩。 薛元超,段宝玄甚至是先帝潜邸时的旧臣。 但群臣之中,哭的最夸张的,反而是大理寺卿王及善。 王及善早年时,曾经是李弘的太子右卫率,后来因为劝谏得当,最后升为右千牛卫将军,一直熬资历到右千牛卫大将军。 当然也少不了皇帝的刻意支持。 但可惜,李弘死的太早了。 武后冷漠的眼神掠过王及善,这个人,不过是皇帝手下的一名老仆罢了。 正是因为有他在,密卫才始终有一部分掌握在皇帝的手里。 甚至最终,整个大局,也依旧在皇帝的手里。 王及善,她记下来了。 整个大殿之中,尽是满脸悲容,痛不欲生之人。 有些是人是诚心在痛苦,吊念先帝,有的人则多少有些虚伪,甚至敷衍。 这些人,武后也牢牢的记了下来。 看着这满殿的痛哭,武后莫名的感到有些熟悉。 是了,当年先帝,不,是太宗皇帝。 当年,她也是在下面痛哭的众人之一。 那个时候的她,是为了太宗皇帝,也是为了日后颠簸不明的命运而感到哭泣。 眼下这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想着自己晦暗不明的未来。 新皇登基,自然少不了要大封群臣。 但,有的人要上位,有的人就得下。 年老无能之人,封赏一点让其致仕,犯错不法之人,直接将罢黜也未必不行。 有的人得实位,又得实权,八面威风。 有的人却只是得了一点散官封赏,其他皆无。 毕竟越是往上,位置就越少。 如何才能在新皇登基封赏之时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一点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武后眼角闪过一丝冷笑,从现在到新皇登基,事情怕是少不了了。 武后的目光从东宫群臣的身上掠过,最后落在了李绚身上。 就在李绚跪在地上,脸上满是泪水,无尽悲痛的嘶吼道:“陛下啊,你怎么就走了呢,你让臣弟日后怎么办啊,陛下啊……” 简直是听者伤心闻者流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