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日后李显还要纳妃,日后宫里少不了要人多一些。 想到这里,武后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先帝在的时候,宫中相对清静的多,但是李显刚即位,麻烦的事情就一件接着一件,而且,这些都是武后必须妥协到。 这种身份的突然转换,她根本接受不了。 眼下还好,先帝梓宫还在,李显不敢太麻烦,东宫的妃嫔除了太子妃以外,其他人都没有进入宫中。 可以后呢,洛阳还好,算也算去也没有多少人。 但回了长安,武后自己就必须要让出位置来,大明宫还是太极宫? 很多时候都不是她自己说了算的。 “陛下啊,你不在了,他们就都开始欺负臣妾了。”武后一只手轻轻的按在旁边的印玺上。 一旁的上官婉儿不敢抬头,只是眼角的余光扫过,知道那正是武后的皇太后印。 不是以前的皇后印,也不是天后印,而是皇太后印。 自从她被册封为皇太后之后,她以前的印玺全部作废了。 …… 武后终于抬起头,看向上官婉儿道:“婉儿,今日的事情,你怎么看?” 武后笔直的目光注视下,上官婉儿小心的开口道:“天后,陛下那里还是有不俗的才能的,另外加上朝中诸位宰相,尚书,内外群臣的辅佐,日后,怕是能够坐稳这大唐江山。” 武后微微低眉,手按在皇太后大印上,平静的说道:“你继续。” “喏!”上官婉儿松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但在群臣之中,陛下最信任的,无疑还是当初东宫那些人,左相,薛相,姚詹事,彭王和苏司马,不过他们并不是围在陛下身边,而是一条线往下,深入的渗透进朝堂之中。” “是!”武后眼神微冷,不由得想起了今日之事。 封赏群臣,她是知晓,并且暗中插了一手,不少北门学士的人,都被加了一层官。 但是李显封皇后封太子,武后作为太后,皇帝之母,完全不知情。 还有苏良嗣竟然当着群臣的面将这件事情揭了开来。 最后便是科举的事情。 李绚提到科举的事情,也是完全在武后的意料之外的。 皇帝顺势加恩,将平常只录取二三十的进士名额,一下子提高到了四十九。 大衍五十,遁去其一,其用四十九。 天下尽在其手。 好寓意啊! 武后的神色凛然起来,轻声说道:“其他的,本宫倒是不怎么在意,只是有一件事,本宫始终都难以介怀,显儿,他竟然从初三开始,就要召见所有的宰相,尚书,天下刺史……婉儿,伱知道谁曾经做过这事吗?” 上官婉儿微微躬身:“婉儿不知。” “是先帝。”武后沉重的叹一口气,说道:“先帝当年初登基也是一样,趁着天下刺史为太宗皇帝奔丧之际,每日会见十余位刺史,请他讲诉朝政不足和所缺之处,极短的时间内,先帝就已经赢取了天下人心。” 高宗皇帝非凡人物,即位登基之后,迅速的开始扩张自己的权力。 “现在显儿也是一样,只是本宫不知道,他究竟是别人教的,还是自己想的,他究竟是自己想做什么,还是单纯的在模仿先帝?”武后的脑海中忍不住出现李显的身影。 憨厚仁孝,单纯直接。 这是她对自己儿子的印象,从小到大,李显都是这样的。 但是现在,武后发现自己有些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 上官婉儿略微犹豫,但还是上前半步,轻声说道:“天后,陛下该还是当初那个陛下,只不过初登基,总是想要做些什么。” “哦!”武后眼神一亮,抬头看着上官婉儿,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先帝虽然也是登基前看似怯懦,但实际上多有韬略,可是三郎,就差多了。” 搞清楚了李显的底细,武后站了起来,低头看了一眼矮桌上的皇太后印,她不屑一顾的冷笑,说道:“三郎还是那个三郎,但是他身边的人,却都是足够出色的。” 上官婉儿低头肃然。 “左相二月初就要离开洛阳返回长安,不用在意,薛相身体有病……”武后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看向了一侧阴影中的仇宦,说道:“派人弄清楚薛相的病情究竟如何?” 仇宦立刻拱手,道:“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