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至可以和来自江南的粮税相提并论了。 所以这笔钱免不了的。 李旦已经尽可能的在施恩天下的。 虽然成效不大,但他已经有心了。 真正有心的朝臣已经敏锐的捕捉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范云仙手里拂尘一甩:“退朝!” 群臣再度跪拜:“臣等恭送陛下。” 李旦站了起来,松了口气,然后朝着范履冰招招手。 范履冰,豆卢钦望,窦玄德等人立刻站了起来,跟着李旦一起走向了两仪殿的方向。 殿中群臣这才站了起来。 然而几乎在瞬间,站在大殿中央的裴炎四周,已经散开了一个半圈。 没有人愿意再接近裴炎。 身为高宗皇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他竟然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让高宗皇帝选中的继承人丢掉了皇位。 他这个辅政大臣,真的是无能到了极点。 尤其是今日,他还极尽的为李旦的登基背书。 朝中群臣对裴炎的感官已经差到了极点。 …… 就在群臣准备离开太极殿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响起:“裴相!” 裴炎抬头,群臣散开,刘仁轨从群臣当中走了出来,走到裴炎面前,直接拱手道:“裴相,老朽有个问题请教?” “左相请讲!”裴炎神色肃然起来。 殿中群臣同时肃然起来。 刘仁轨拱手,然后说道:“高宗皇帝在世时,中书起草,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天后处置大多数朝务,但最终决定权,在高宗皇帝之手。” “是!”裴炎轻轻点头,李治在世时,武后虽然掌权极重,但天下大权最终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 刘仁轨深吸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中宗皇帝在世时,中书起草,门下审核,尚书执行,皇帝处置大多数朝务,但大事不决者,在天后之手。” “是!”裴炎继续点头,李显继位,自己和政事堂处置大多数朝务,但大事不决者,掌握在武后的手里。 虽然是如此,但只要政事堂和李显达成一致,那么更多事情就都不用送到武后的手里。 李绚在朝时,做了很多事情,真正的目的就在于如此。 刘仁轨面色凝重起来,问道:“那么如今呢,如今的朝政如何有决?” 裴炎顿时无比惊骇的看向刘仁轨,刘仁轨这一句话,问到了如今整个大唐真正的核心所在。 如今的朝堂权力如何分配? 裴炎无法退缩,如今虽然是李旦代替了李显,但裴炎依旧是武后任命的辅政大臣。 虽然说这个辅政大臣多少有些有名无实,但终究是武后继承高宗皇帝的手段。 “左相果然是朝中柱石。”裴炎轻轻苦笑。 群臣神色漠然,相比在洛阳,轻松就投诚武后的裴炎,在长安,宁肯致仕也不愿意效力的李旦的刘仁轨,才更值得朝臣敬奉。 深吸一口气,裴炎说道:“如今皇帝守丧,三年听政,自然无有处征之权,所以,依旧是中书起草,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但所有决策,全部都交由天后处置,不管多大多小的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天后愿意,她能处置一切事务。” “也就是说,曾经存在于宫中的缓冲,没有了。”刘仁轨一针见血。 李治在世时,实际上李治自己是武后和朝臣的缓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