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衣带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2/3)页

    不是谁都是滕王李元婴那样的糊涂货色,李元嘉,李元轨和李元名都已经是六十上下的人了,在地方任刺史做了一辈子,他们的经验和眼界都不是李元婴能够比得上的。

    高宗皇帝死了,高宗皇帝选定的正式继承人死了。

    哪怕如今真正掌权的是高宗皇帝的皇后,当年的天后,如今的天皇太后,但她在地方州县掌管心中的威望,却远不如高宗皇帝。

    高宗皇帝曾经遗留的威望,已经彻底的散尽。

    当年高宗皇帝在世时,只要一张圣旨,那么地方刺史县令,就能躬身奉命而行,甚至就连命,恐怕也得俯首送上。

    就比如前后两任蒋王,还有曹王李明,越王李贞等等,不都是这样死的吗?

    最倒霉的还是蒋王李浑,他还什么都没有做,被下属录事参军一弹劾,便立刻被吓到自缢而死。

    这便是高宗皇帝的威望所致。

    但是如今,这些都没了。

    武后虽然在朝,虽然同样掌控密卫,但她真要想像高宗时期那样,一言定人之死,就难了。

    地方州县之人,甚至都不需要硬顶,他们只需要在半路上杀掉传旨的信使和钦差,便已经足够了。

    这些是高宗皇帝和中宗皇帝在世时没人敢干的,但如今武后执政,他们敢了

    不说那些世家大族,便是李元嘉,李元轨和李元名三个人也都敢来。

    只要回到地方,武后再想威胁到他们就难了。

    归根到底,武后虽然帮助先帝治理朝政几十年,但说到底,她不过是相当于一个内宰相的身份。

    她如今虽然是太后,威权可以凌虐雍洛二州,但在地方,她的威权会急剧滑落。

    这才是废李显立李旦的最大后患。

    “但我等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李元嘉神色肃然起来,看向皇宫方向,轻声说道:“四郎如今终究已经是皇帝,不管三年后如何,起码他还有三年的时间,我等也有三年的时间,为了避免三年后皇位滑落,我等还是需要帮助四郎。”

    三年之后,如果李旦再被废,武后重立新皇,那么他们这些人对武后的威胁就会更上一层。

    “怎么做?”李元轨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太子。”李元嘉轻叹一声,说道:“三年之后,如果真的有乱局,但最终继位的,最大可能还是太子,所以我们需要在太子的身上加砝码,太子稳了,皇帝的位置也就会稳妥一些,我等也就更安全。”

    “具体怎么做?”李元名重复了李元嘉的问题。

    “内学堂。”李元嘉深吸一口气,说道:“二十七郎在的时候,曾经提议,办内学堂,教导太子重照进学,如今太子成器年龄和重照相仿,也是进学的时候,办内学堂,让宗室,武将,文臣,勋贵和外戚的子弟围在成器身边。”

    李元嘉轻轻的划了一個圆,然后说道:“这些人围在成器身边,就等于他们在支持皇帝,如此,三年之后,四郎能够顺利亲政,对我等也是最好的。”

    “善!”李元名和李元轨同时点头。

    “不过话说起来,提起二十七郎。”李元名抬头看向李元嘉,说道:“二十七郎如今虽在西域领军,但此番朝中变故,那人必不可能会让他独留在外,怕是要召回京,但回京之后……”

    说着,李元名不由得转头看向了李元轨。

    李元轨脸色阴沉。

    李绚和李显的关系之事,甚至是宗室表率。

    不只如此,他还是宗室当中领军最多的,其他虽然还有李孝逸和李晖,但都不及李绚。

    李元嘉也看向李元轨,说道:“十四郎,你怎么说?”

    李元轨沉吟片刻,说道:“二十七郎领军多年,又在朝中任职多时,对于此番之事,他怕是有自己的看法,我等最好不要乱来,也别联系他,免得影响他的判断……以他的能力,自保无虞,关键是王嫂和彭王妃那里,我等需多加照顾。”

    李元嘉点点头,目光闪烁,然后说道:“如此吧,等到先帝归葬,众家人等齐聚饮宴,地方便选择彭王府吧。”

    “可!”李元轨点头。

    如今不是害怕被忌惮的时候来,如今真的能让人有所忌惮才是最重要的。

    收拾心思,李元嘉说道:“诸事大体便可如此,安稳的等待先帝归葬,然后返回任所,但在此之前,我等需要做最后一件事。”

    李元名和李元轨诧异的抬头,李元嘉神色肃穆的说道:“我等需要看看,陛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交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