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平定叛乱,稳定朝局。 遗诏颁布之时,若天下安定,朝野和谐,则任何人闻遗诏之时,可凭此遗诏,直接斩首彭王,封国公,拜为十六卫将军……” 李绚的嘴角微微一抽,李治免了他的右卫大将军,逻些道安抚使,逻些道行军大总管,蕃州都督,蕃州刺史的职务,却直接升他为太尉,而且开府仪同三司。 这恰好和李重照对李绚的封赏一致。 可以看得出,裴行俭是提前打开了他的那份遗诏。 从而用他的那份遗诏作为对比,才会任命李绚为太尉。 这本身就是李治的目的。 李治没有在遗诏上做什么手脚,而是实实在在的对未来做了安排。 或许也正如他在圣旨中所说的那样,是临终之前,辗转反侧,多有所思,多有所想,最后才做的决定。 而且以他对李绚的了解,以李绚那么小心的性格,不到绝对的万不得已,李绚是不会打开遗诏的。 一旦他打开遗诏,那么就说明还是到了朝野动乱、皇权不安的时候。 李绚轻轻垂首,或许在李治的心里,只要有武后在,那么朝野安定不成问题。 但,武后的年龄比李治还要更大。 未来谁知道呢,万一武后最后有所不幸,以李显的性子恐怕很难压得住乱局。 太尉这个官职,可不是一般皇帝敢授的。 一旦有所授,必然会激起朝野反对。 但是以李治的遗诏来授命,却是最能够让朝野支持。 以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任国子祭酒,参知政事。 统领天下兵权,平定叛乱,稳定朝局。 掌军便不掌财,皇帝免了李绚逻些道和蕃州的职务,便是熟悉的制衡。 …… “……朕以老迈,往返一生,虽有功业,但愧对先帝。 天下万民,宜申霈泽,敦劝黎萌,广被纮埏。 若能俱崇简质,咸与惟新,天下安定,大唐昌盛。 朕于地下,亦可含笑九泉。 李显吾子,朕虽多有安排,但治理天下,抚育万民,尔需用心有力,不可懈怠。 诸事多与众卿商议,勿要枉自专行。 他日天下昌盛,百姓和乐,朕追随列祖在天之灵,庶无遗憾矣。 夫地宗庙社稷之祭,不可久疏,百神群祀,亦不可辍。 特兹告诫,其各宜遵行。 钦此!” 李绚抬起头,看着手握遗诏的云弘胤,嘴里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始终没能说出来。 这明明是李治给李绚未来平叛的诏书,但是在最后,他还是忍不住对李显多加教诲。 可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仅仅在他死后半年,李显也追随他而去。 “彭王,领旨吧。”云弘胤轻轻上前。 李绚沉沉低头,叩首道:“臣,彭王绚,领旨谢恩!” …… “臣等,领旨!”轰然的声响在灵棚后面同时响了起来,便是城墙上下,也有无数人叩首附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绚手捧高宗遗诏,缓缓站了起来。 他转过身,冷冽的目光直接落在薛孤吾的身上。 闷热炎夏,薛孤吾瞬间却如同冰窖之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