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襄王府内, “现在什么时辰了?”崇祯扭头问王府里面的下人。 “申时!” “怎么才申时啊?哎呦,咋过的这么慢……” 崇祯眼睛瞅着才刚刚偏西的日头,刚坐下去又站起来,可站起来又不知道去哪里,攥紧了手指,又松开。 自从上午怒而切断本体的声音之后,下午又忍不住再想打开,却发现一天只能选择一次。 “完了,朝廷肯定乱成一锅粥了。” “朕悔不当初啊!” 紧张, 烦躁, 愤怒…… 各种各样的情绪在他的脸上轮番上演,整个身体都是僵硬的。 既担心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又担心朱常淦在朝堂之上做出一些有违帝王礼仪的行为,更怕对方胡乱处理朝政,引发恶劣影响。 襄王府的下人低声议论,“世子这脑子绝对是因为上次掉水沟里面给冻坏了,这一天下来都问了多少遍时辰了?” “第102……” 被问的人还没有说完,就听见“朱常淦”又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世子,还是申时。” 那下人压低声,“得,第103遍,别慌,一会儿他还得叫另一个名字。” “皇叔?啥时候换过来?”崇祯又说道,虽然对此人已经深恶痛绝,但如今他只想赶紧回去。 可惜任凭他怎么呼喊,朱常淦却不回复他,只能横眉瞪眼。 刚刚那下人低笑着说道:“这不就来了嘛,第61遍黄舒。” “话说,这黄舒是谁啊?” “世子能念叨谁?估计是哪个相好的,上次有個没有给钱,世子不是好几天不敢去嘛。” …… 皇宫之内, “皇后那边乱吵吵干嘛呢?” 王承恩连忙将嘉定伯的儿子过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一听是崇祯小舅子过来找周皇后哭嚎,立马吩咐王承恩,“他在皇后那里哭也就罢了,要是敢进乾清宫,直接给我打出去。” 崇祯这小舅子干啥啥不行,贪钱第一名。 单单在京城开的那几个赌场,就祸害人不浅,听说背地里还干着牙行的生意。 牙行,人牙子,损阴德的活儿,他竟然也敢干。 也就是他没有他爹有钱,要不然第一个要办的就是他。 “告诉他,牙行的生意给我停了,要不然腿给他打断。” “是,皇爷!” 等外面消停了,朱常淦才看向桌子上的那些奏章,这些都是王承恩给他挑选的最紧急的。 里面十封有九个是报灾情,朱常淦摇了摇头,“不对,处理灾情无法解决大明现在的境遇。” “把前些日子的奏章也给朕拿过来。” 很快,又有一大摞的奏章被搬了过来。 朱常淦一个个往下翻看,终于……一封是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奏章,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在奏章里面写道:“大明若亡,必亡于流寇”。 “安内方可攘外,臣以为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是谓十面之网,而总督、总理二臣随贼所向,专征讨……” 大概意思,大明的主要对手是农民军,应当先与清议和,以“撤兵中原,以讨流贼”。 主讲的是“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术, 即拉开网,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逐个击破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 朱常淦是认同杨嗣昌部分观点的, 比如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内部一直动乱,就不可能将大明的力量都凝聚成一个拳头,更别提秣兵历马,一举将后金击溃。 朱常淦算了一下时间,这算是大明倒数第二次议和机会。 最后一次,松锦之战后的那次议和,大明的精锐全军覆没,那时候的议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大明军队都成了软柿子,渴望用肉包子打狗,将它驱离? “王承恩,你去宣杨嗣昌觐见。” 王承恩却是一下怔住了,他之前看过这个奏章的,皇帝也看过,当时崇祯犹豫了好久,终究还是放弃。 “陛下……你真的准备议和?群臣那边?” 文官们的嘴可不饶人,议和这个话题是大明政治生态的雷区,谁干越雷池半步,各种谈何、辱骂、唾弃的压力纷至沓来,没人担得住。 皇帝也不行。 还有一点王承恩没有说,那就是“崇祯”自己的面子。 在明朝大明帝王眼中,天下唯我独尊。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和亲、结盟、岁币,兄弟敌国之礼……这些国与国之间的常见关系被否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