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此刻,从密云过来的总督吴阿衡已经带着人马向着通州而来。 他接到大明朝通州大捷的消息之后,整个人都如被雷给击中了一般,“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陛下为何让我组织好兵力。” 吴阿衡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帝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要让他将鞑子给放进去。 并且让自己组织兵力,准备在对方回程的时候狙击。 在接到军机处命令的第一时间就带着自己的8000人马朝着通州而来。 不仅是他,卢象升在接到军机处的命令之后,也让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带着兵马南下,朝着通州扑来。 宣大三镇总计大约有28000人,派出来的却只有9000战兵。 明朝军队分为“战兵”和“守兵”。 守兵就是只能防守城池的贫弱部队,而战兵才是可以拉出去的兵马。 其中5000是宣府的人马,也就是说大同、山西两镇只拿出4000人马,这还是卢象升拿着尚方宝剑压着对方才争取到的。 因为卢象升发现,山西总兵报告山西全镇纸面上应该有1万战兵,而实际只有7500人。 其中3000人由山西总兵直接调用,而3000人里只有800个骑兵,这八百人还是虎大威的家丁。 大同总兵王朴也差不多,纸面上有八千人,但实际只有5000战兵,其中骑兵1500,全是王朴的家丁。 “等回来,再和你们算账。”卢象升将所有的骑兵都给征了,带着兵马南下。 除此之外, 关宁前线, 锦州城祖大寿派出了6000名步兵和3000骑兵。 吴三桂派出了8000步兵,3000骑兵。 蓟镇派出来4000步兵和2000骑兵。 保定派出来3000步兵,2000骑兵。 天津派出5000步兵,2000骑兵。 山东、登莱两巡抚也派出了8000战兵……林林总总,合计约7万兵马,朝着通州汇聚而来。 …… 考场之上,崇祯终于考完交卷,此时天色还没有暗下来,他从贡院里面缓缓地走了出来。 门外,襄王朱翊铭极其兴奋地看着崇祯,“吾儿,这次没有被为难吧?” 崇祯看着兴致勃勃的襄王,摇头道:“没有,不仅没有,知府还让他的师爷将食盒给了我。” “父王,你和知府有交情?” “谈不上多少交情,但在本地相熟这么多年,多少还是有些香火情的。”襄王朱翊铭拉着他,“走,跟着父王回家,府上又请了一个新厨子,父王今日尝过了,应该对你的胃口。” 可拽了一下,却没有拽动他,却见崇祯认真地看着襄王,“真没有特别的交情?” “没有!”襄王朱翊铭微微错愕的问道:“吾儿为何如此看重这个?” “我只想凭着自己的真材实料考中功名,不想搞那些歪门邪道,若是如此的话,即便考上了,这心里也难安。” “这个放心,我和知府的关系没到那个份上,点头之交而已。” “呼~”崇祯虽然心里还抱有怀疑,但终究还是松了一口气,他对于自己的文章有着极大的自信,甚至是自负。 无论是从字,还是从文章的角度,他都认为,自己这次府试的文章都是一篇佳作,足以通过府试。 “快走吧,出门之前我已经让厨子准备了,回去饭菜该凉了。” 崇祯刚想迈脚,却见红桃猛地往上泼了一盆水,将他浇了个落汤鸡。 “讨个彩头。”襄王朱翊铭笑道:“这叫,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化作龙。” “……”崇祯嘴角抽搐了几下,很是无语地抹了一把脸上的水。 回到王府,崇祯先是洗漱了一番,贡院里面三天汗水淋漓,再加上里面的污秽气味,如今洗漱一番之后,终于算是重获新生。 红桃手里提着水,本低着头,差点撞到世子,连忙顿住,可因为惯性,还是撞在了世子身上,胸前温软一阵摇晃,“世子……王爷请你去用膳。” “知道了!” …… 翌日, 崇祯再次回到襄王府的时候,就看到襄王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吾儿,今日可有时间陪父王去看榜?” 崇祯那边早已经上朝,但朱常淦这边还睡着,连忙冲着外面说道:“父王等我一下,我马上就起来。” 一家人整整齐齐地用完早膳。襄王又让红桃从门外的槐树上折了一个枝条过来,轻轻地拍在崇祯的身上。 襄王大声呼道:“槐花黄,举子忙。” “门前有槐,升官发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