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陛下,还没有,等着陛下发榜呢!” “正好,朕再给他们一个题目,火星运转失常,由尾宿逆行至心宿……”朱常淦让王承恩快点到后面去问。 他清楚,朝臣们攻击杨嗣昌无非是想将他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给赶下去。 如今杨嗣昌虽不是完全站在自己这一方,但至少在军务上没有明显反对,没有拖后腿。 单凭这一点就不能让杨嗣昌回乡守制? …… 国子监众师生,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了他们的用武之力。 他们一个个搅动脑汁,开始为此上疏, 许赐复提笔写道:“臣闻月食五星,古来变异史不绝书,但是灾是祥,却要看当时的时势与君主的德行而定,并不一致。” 而后引经据典,讲述历代多次出现过同样的现象,却也多有平安无事的,甚至还会是吉祥的兆头。 尤其,他在援引历史的时候分别举出了几个打败夷狄以及招抚叛臣的事例。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月食火星,明年大败匈奴,呼韩大单于投降于五原。 唐宪宗元和七年月掩荧惑,其年魏博节度使田兴大败,归降。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月掩荧惑,明年兴师灭北汉,随征契丹,连年兵败,后来听从宰相张齐贤的建议,改用安内养外的和平政策,国家反而安定了下来。 他在奏疏中,阐述出来,“天变不足畏,或可利用这次天变,大败满清!” …… 当朱常淦看到这一篇文章的时候,不由叫好,“王承恩,将此奏疏,让衮衮诸公传看。” 杨嗣昌看着这封奏疏却是整个人都激动起来。 浑身发抖,“没错,天变不足畏,我大明朝就该利用这次天变,一举扭转我大明国势。” 黄道周等人看着这份奏疏的时候,一个个脸色铁青。 但他们依然不放弃。 黄道周:“陛下,杨嗣昌三条罪状,无一不实,还望陛下明察!” “事关天理人伦大道,请皇帝圣裁!” “……” 突然, “嘭~” 一声巨响,却是皇帝将奏疏给推倒在地。 “天灾频仍、流寇难平、边饷匮乏、吏治紊乱的问题,你们是一个都不解决,反而在朝着一个能打胜仗的人问责。” 朱常淦怒视众人,繁杂的朝政没有人去理会,反而一个个将目光对准干实事的人。 这就很让人恼火,如果让他们将奔丧守制作为攻奸的手段,好像卢象升不久前也死了父亲,接连上5封疏请求回乡奔丧守制,崇祯夺情让他接替了宣府总督。 朱常淦不得不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手下的这几个人,必须有个替换的人……宣府巡抚陈新甲如今好像此时也在服丧期,在四川老家守制。 “若杨嗣昌回去丁忧,那便有一个问题,兵部尚书的位子由谁来接替?”朱常淦以进为退,看着人满殿的众多朝臣,“打不了胜仗,朕问谁的责?” “你?你……还是伱?” 朱常淦一个个盯着其中几个人道。 被问及的人,一个个脸色发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