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是……相比之前更容易炸膛了。”王徽实话实说道。 线膛枪现在还在试验阶段,便已经炸膛了两次,使得三人受伤。 从对方的嘴里,朱常淦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所在,因为有膛线,所以更容易导致火药渣残留堵塞枪管引发炸膛。 朱常淦也给予了他们自己的建议,即将阳线改成阴线。 眼下的条件只能采用最笨拙的刮刀法,即用一根比枪管内径略细的铁棒,在它的特定部位刻挖一个槽,安装一块硬质钢片。 钢片上有一条或二条凸出的有一定倾斜角的带状体,前端有利削部,并可调节凸起高度。 在一条膛线位置上来回拉动数十次,就能切出一条阴膛线,然后调节位置再切刮下一条。 而且对于弹丸,朱常淦也讲了一下米涅弹的原理,在圆锥形的弹丸底部置一个圆锥形的小洞。 发射时,火药燃气使弹丸尾部膨胀,嵌入膛线,随着膛线高速旋转出膛。 精度高,且射速更大。 王徽大受启发,飞快地记录着…… 离开之前,朱常淦发表讲话,“大家都好好干,相信你们也都听说了,朕的内帑里面有好几千万两银子,不嫌你们赚得多,就怕你们赚的少。” “朕再次再颁布一条法令:所有的武器、装备,凡有人发明、改进,使得威力更大者,赏一百两。 他的直属上司,同样有赏。” “朕预备了十万两银子作为奖励,到年底,若是这钱没有花完,朕就撤你们的职,扣你们的俸禄。” 朱常淦明白,单靠自己那点寥寥的东西,肯定是无法满足大明的武器快速迭代。 终究还是要靠这些人。 只有群策群力,最大化的激发所有人的热情和创造力。 也许仅仅是一小步,但一项项的一小步堆叠在一起,便能形成坚实的壁垒。 “谢陛下隆恩!” “陛下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 数千工匠以及兵仗司的官员们一个个激动的嘴唇都哆嗦着,山呼万岁。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 山寨里面,房子再次搭建了起来,也恢复了生活的气息。 崇祯白天继续教书,他对于山寨里面的孩子一如既往。 对红娘子、三当家他们则是一如既往的冷漠。 到了晚上的时候,朱常淦回来与红娘子待在黑暗的房间之中,一个睡在床上,一个睡在地上,偶尔说几句话。 红娘子似乎也感受到了崇祯的冷意,所以一些基础性的东西,也很少问他。 红娘子开口继续说道:“明廷的杨嗣昌,十面张网,屯了十多万官兵,在河南、陕西剿杀农民军,闯王、过天星等人损失惨重。” “除此之外,商丘、骆养、安陆、亳州,山西等地的巡抚也全都大举剿杀起义军。” 沉默了几秒,红娘子又继续说道: “上次前来的是陈永福的兵马,我们上万人就这么被对方打一次就少了八千人,若是再来一次,又能剩下来几个?” “我们真的有机会吗?” 朱常淦听着,良久才说道:“不能说没有机会,只看你们怎么经营了。” “从古至今,那么多的农民起义军,为何只有朱元璋成功了?” “那刘邦呢?刘邦不算吗?”红娘子被挑起了好奇,忍不住问道。 “刘邦不算,毕竟他也算是一个小官,亭长,也算是体制内的人。” “哦!”红娘子怔了一下,然后说道:“那你继续说,为何猪油朱元璋能成功。” 朱常淦点头,“关键就在于九个字,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且有一个统一战线的口号。” 红娘子此时已经坐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看着朱常淦。 “程胜吴广、黄巾军他们之所以失败,一溃千里之后,无法翻身,就是没有一个可攻可守的根据地!这一点上,他们都有这样的通病,如同流寇,劫掠四方,一旦失势,就一蹶不起。” “所谓高筑墙,朱元璋、刘邦虽然造反,却有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有自己的地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