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承恩,给朕查一下,在榆林赋闲在家的总兵都有哪些?” 没过多久,王承恩就回来了, “皇爷,有七位。”王承恩将几人的名单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在榆林赋闲的就有原山海关总兵尤世威、王世钦、原保定总兵王世国、原宣府总兵侯世禄、原山海关总兵侯拱极、原天津总兵王学书、原延绥总兵李昌龄……原山海关副总兵杨明、原定边副总兵张发、原孤山副总兵王永祚等这些赋闲的将领手中都有自己的家丁。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七位总兵……好嘛,这榆林城也真是藏龙卧虎了。 怪不得孙传庭会惦记这个地方,原来是惦记榆林城中的这支精兵。 榆林是明代陕西将门的根据地,明朝各地的总兵出身于榆林的总兵数不胜数。 这些家丁在明末就是精兵的代名词。 这些总兵都是在崇祯朝因为犯了一些错误,然后被崇祯摒弃不用的,以尤世威为例,除了他之外,还有兄弟尤世功、尤世禄皆以勇敢著称。 天启年间,累官建昌营参将,守墙子路。 崇祯二年擢总兵官,镇守居庸、昌平。 崇祯八年,统兵防守潼关、朱阳关等地方,结果因为部队发生瘟疫,与起义军交战失利,被崇祯给解除职务,赶回老家。 关于此事,宣大总督卢象升曾经为他求过情,“尤世威善于安抚士卒,懂得军事,只是因为他的几千客兵久守荒山,发生病疫,才交战失利。如今正值用兵之时,不用他岂不可惜?” 可惜崇祯直到最后也没有再启用他,只在崇祯十五年的时候,让尤世威和他弟弟尤世禄进京,等候调用,随后又回乡赋闲了。 榆林,这些将门世家也将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为大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崇祯天天说无将可用,无将领可用。 这不都是将吗? “传朕的旨意,让榆林城中的这些将领,进京述职。”朱常淦让孙承宗拟旨。 “陛下,还请三思啊!”孙承宗忍不住开口道。 “还请陛下三思!”杨嗣昌也站出来劝道。 一下子调集这么多的赋闲将领入京,而且还都成山西籍的人,顿时引起了朝中大员的非议。 “朕已然三思过了。”朱常淦眯着眼睛,强硬道。 如今的军机处,已经将兵部的权利架空大半。 武将的任免已经尽数落在了皇帝的手中,朝中江南各族人数众多,自己增加西北边陲的一些将领进来,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榆林之战, 这数千人挡住了起义军七万人马的攻城,打退了敌人敌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势,最后全都殉国。 自己不知道还好,知道了,自然不可能再次让这种事情再次重演。 …… 四望山,日头有些偏西,风吹着山花摇晃,阳光透过树梢落在地面上,斑斑点点,天气已经彻底进入夏季,树木舒展开来,远处寺庙的钟声远远的袭来,让崇祯看着远山的不由感慨。 “这大明的夏天,真的与宫里面的不一样。”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然后扭头朝着学堂的方向走去,而在不远处,有一个身影正盯着他。 正是红娘子,对于崇祯来说,他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江山,是不一样的气息,是恍若隔世。 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另外一种心情了。 遍地尸骨,流民,哪怕是到了夏季,也是灾荒,人吃人,她看到不是恍若隔世,而是凄惶,是血腥,是兵灾,是官府收税,是一个个的百姓的坟头。 此时一个山寨的人跑了过来,“大当家的,派去调查姑爷身份的人回来了,他是……” 红娘子猛地扭头,眉头紧蹙,“怎么不说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