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着锦衣卫从盛京传回来的信息,朱常淦忍不住叹然,“贵圈真的乱啊!” 满蒙对于这种伦理问题与中原的截然不同,在他们的观念之中,父妻子继或者说兄妻弟继早已经根深蒂固。 因为他们的祖先以游牧为生,草原地区的严酷,脆弱无比的生态环境,几乎没有抵御灾难的能力,一旦遭遇闻之色变的白灾和黑灾,可以让一支游牧民族彻底消失。 比如最近蒙古遭遇的白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地区被大雪覆盖,超过六十多万头牲畜在严寒与暴雪中死亡。 搁在两百年前,对于许多部落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他们面临的往往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生存。 相比于中原地区的婴儿夭折率,更大到夸张的地步,所以为了生存和繁衍,女人,尤其是能够生育后代的女人,便成了最稀缺的存在。 再加上战争、灾难、疾病,游牧民族的成年男子同样容易失去生命,他们的妻妾想活下去也要找人接盘。 于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便形成了“父死子继”“兄死弟及”的传统。 甚至在努尔哈赤在处死长子褚英之后,确立代善为自己接班人的时候,便留下来将大妃阿巴亥及他的三个儿子托付给代善的旨意。 这也是为何济尔哈朗(侄子)、多尔衮(弟)、多铎(弟)、阿济格(弟)瓜分皇太极遗孀的原因。 至于代善,他的年龄比皇太极大,在他们的认知中,可没有弟死兄继的传统。 …… 盛京,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 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多铎、岳託、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等手中托举字表,身后贝勒大臣们全都跪下行礼,俯首称臣。 多尔衮先是当着诸王,诸大臣的面,讲了一番客套话,言自己定会勤政忧民,继往开来,将大清发展壮大…… 随即群臣起身,多尔衮坐在皇位之上,摸着御座之上的金把手,目光盯着御案之上的“传国玉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这枚传国玉玺,据传从秦汉时期流传至元,后来被察哈尔部林丹汗所得,后来多尔衮将林丹汗歼灭,落在了他的手上,却迫于皇太极权势而交了出来。 如今不过两年时间,却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手上。 这让多尔衮如何不兴奋,什么是天命所归? 这就是天命所归。 豪格身死,诸王、诸贝勒也只能推举自己为帝,隐忍十几年,终于拨云见日。 为了登上皇位,他确实答应了代善和两黄旗一些要求,他没有像皇太极那样直接黄白对调,清理两黄旗的将领。 而是将自己的正白旗和正蓝旗与两黄旗进行衣服对调,也就是将正白旗、正蓝旗的衣服给了对方,而两黄旗的衣服则给了自己原本的两旗。 旗下的牛录和装备则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 如此结果,正黄旗的旗主还是两旗,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自然愿意。 至于代善,则可以重新出来理政,主管朝廷户部,相当于接下来豪格原本的财政权利。 可谓是皆大欢喜。 “恭顺王,明廷火器的问题,你研究出来没?”多尔衮其他的没有问,唯独问了这一个问题。 “回皇上,我们在明廷的碟子已经拿到了一些东西,相信很快就可以有突破性的进展。”恭顺王孔有德满头大汗的回答。 “好!朕等着你尽快将火器赶上来,我大清与明廷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火器,只要火器可以与之平齐,我大清入关指日可待。” 多尔衮与明朝交手多年,这一次骤然交手,吃了一次暗亏,但他却不以为意。 想当年,他父亲努尔哈赤在的时候,大明朝也是利用火器之利,打败过后金,但那又怎么样? 后金还不是越发展越大,很快便赶了上来,战力更是超过了大明。 如今自己登基,他相信自己照样可以复刻父王当年的辉煌,可以将大清带领着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境地。 等下了朝,多尔衮回到关睢宫,木尔木泰被他安排在了这里,两人见面一下子就抱在了一起。 木尔木泰在蒙语之中,意为“瓶子”,提起她的另一个名字,庄妃(也就是大玉儿),估计许多人便知晓。 皇太极病重之后,大玉儿要考虑自己以及肚子里面孩子的生命安全,哪怕是肚子里有孩子,也必须早做打算,所以两人就勾搭到了一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