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三桂。 他之前曾力主建议自己的舅舅祖大寿不要对明廷太过卖力,做做样子,保存实力才最要紧。 “难道,真的就只能这样了吗?”他在心里无奈的嘶吼道:“嘉定伯当初都将你许配给我了,为何皇帝要横插一手?” …… 消息传回京师,朱常淦都不由一愣,“想不到竟然会有意外之喜?” “赏,此次所有参与的锦衣卫将士每人一百两银子,王承恩,你亲自去办,送到家里,不可透露风声。” 事情表面上是天佑军叛变,但其实里面离不开锦衣卫的运作。 锦衣卫、夜不收,分散驻扎在盛京,其中不少就在天佑军所在的区域。 孔有德带领的这支部队,在大明这边的时候,就军纪败坏,不听明廷的指挥,冒领军饷,骚扰敌方。 到了满清之后,虽然有所收敛,但狗改不了吃屎,收敛的有限。 以至于无论是清八旗,还是蒙八旗,都对其极为鄙夷。 也曾爆发过多次小规模的冲突和闹事。 “天佑军”对满人、蒙人仇怨极大,再加上这两个月明朝锦衣卫、夜不收的拱火,分化利诱。 终究还是爆发了。 “另外,命令他们全部蛰伏,暂时不要露头,等下一步命令。” “是,皇爷!” 与此同时,军机处内。 大明的几个重臣也是个个眉飞眼笑。 孙承宗捋着胡子,“此役,堪比通州大捷了。” “是啊,陛下圣明!”李邦华朝着乾清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道:“不费吹灰之力,就捣毁了清廷的火器营,即便他们重建,也需要不少时间。” “也算是报了吴桥兵变之仇。” 崇祯五年,孔有德带着大明朝最先进的火器营,在吴桥起兵叛变,与耿仲明渡海投降后金,使得崇祯想建立一支火器劲旅的计划泡汤,更一举让后金的火器赶超了明廷。 如今还是这支部队,不过兵变的地方却是放在了满清的盛京。 一场爆发,死亡数千人不说,更直接让满清火器营一朝回到建设前。 这内心的舒适感,简直难以言表。 …… 而额哲这边,朱常淦也是旅履行了他的承诺,将他给放回了漠南蒙古草原,但放是放回去了,但如今的漠南蒙古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漠南16部,49旗,却是日子难过的紧。 他们不想投降明朝。 可不投降明朝,宣大、蓟辽、密云的兵锋便不断的进入草原,抢他们的马匹、牛羊。 漠南蒙古一战,四大营以及宣大、密云等兵马,一举击穿蒙古诸部。 回来的时候,从蒙古带回来大量的马匹。 不说四大营挑走的。 单单卢象升这个宣大总督,下面就新组建出了三万骑兵。 洪承畴履新蓟辽总兵,自然也不可能放过这机会,蓟辽几个总兵也新添了两万骑兵。 密云多了一万骑兵。 此消彼长,大明靠近北面的各边镇,实力增加了不止一筹。 而且为了继续削弱漠南蒙古诸部,宣大、蓟辽、密云等明军采取不间断的骚扰,防止蒙古兵再次卷土重来。 趁它病,要他命。 以往满、蒙骑兵入关,每次都掳走大明数十万人口和牛羊,卢象升、洪承畴又都不是那种“愚仁”之人,一有机会便会出关。 额哲看着草原上的乱局,眼眶发红,“我漠南蒙古诸部该何去何从?” “母亲,你告诉我!” 如今他们仰仗的满清骑兵,在火器赶上明廷之前,又不愿意为了漠南蒙古诸部,与明廷展开决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