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回吧,大伙儿都回吧!”崇祯赶着枣阳县的这些百姓,忍不住怒骂道:“你们知不知道,跟着我是在做贼?” “我们知道,但跟着老爷,我们能吃饱,只有吃饱了,才能当人,连饭都吃不饱,那便是畜生……” “老爷,您就让我们跟着您吧!” 崇祯:“……” 嘴角抽了抽,以至于崇祯从枣阳县出来的时候,身后却多了数百号子弟,这些都是生活不下去的百姓。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到了如此地步。 老瞎子带着他徒弟熟练地安排这些人。 崇祯看着他们,张了几次嘴,却不知道该怎么把他们劝回去,只能任由他们跟着。 这群人,即便不跟着自己,估计之后也会跟着其他人造反。 与其那样,还不如让他们跟着,念及于此,念头终于有些通达。 他攥了攥手,只能寄希望于朱常淦快点解决南直隶、江浙地区的吏治,这样这些人也就有了去处。 “主公,你看看这样行不?” 崇祯白了一眼过来汇报的老瞎子,能料理的这么利索,这老家伙就不是一个省心的主儿。 此时,襄王和锦衣卫韩千户也过来了,皇帝的密旨到了。 三人将所有人屏退,老韩将皇帝的密旨告诉了两人。 “我就知道,老话咋说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终究还是自己家的人更值得信任。”襄王忍不住老眼浑浊,“多少年了,宗室子弟终于受信了……” 明朝自靖难之役后,各地的藩王便彻底沦为了养猪,如今突然被信用,朱翊铭如何不感慨万千? 韩千户却是看着眼前这个世子,他想不到皇帝为何会如此的重视此人,再联想到之前,这位世子与陛下的神似。 难道……他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不会是陛下养在外面的皇子吧? “咕嘟!”老韩忍不住干咽了一口唾沫,他目光再次看向对方,越看越像,特别是那眼神,走路的样子,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是他,是他,就是他…… 韩千户再不疑他,冲着崇祯施了一礼,“世子,接下来,老韩一切听世子吩咐。” 崇祯怔了老大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 得, 朝中自己插不上手,就当自己练一下手,攒点经营。 “接下来,就有劳韩千户多上点心了,等日后进了京,我定会禀明……陛下。”崇祯知道此时自己该表个态。 有了崇祯这句话,韩千户的脸色顿时也变的不一样了,整张脸有些涨红,掷地有声道:“定当为世子效死力。” 出京之前,他还感慨自己时运不济,陛下清理锦衣卫、东厂的时候,没有及时跟上节奏,到最后只能落一个外放的差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 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老韩觉得自己的命运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别说是官升一级,就是升三级也不是不可能! “快快起来。”崇祯连忙将韩千户给扶了起来。 “多谢世子。” 襄王朱翊铭却是看着韩千户,“老韩,你这变化也太大了。” 之前还恨不能对自己儿子喊打喊杀的,恨不能打成卖国贼,现在怎么一下子如此恭敬,这明显让朱翊铭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老韩没有回应,强压下心中的兴奋,心道:“伱们两个还想瞒着我?可惜,我已经知道了……这一波,说什么我也要上车。” “为了掩饰我们的身份,我也同其他人一道称呼世子为主公。” “……”崇祯的嘴顿时有些不自然的抽搐了几下,“那就随你吧!” “主公,接下来,我们去哪个县?” “再研究一下。” …… 就这样,崇祯带着人,一连攻克了三个县城。 每次都是只待两天,开仓放粮,审理贪官污吏,然后离去,时间再长,会有被官军给剿灭的风险,即便朱常淦已经给孙传庭等人下了旨,但也不能做的太过。 而崇祯的队伍却是在飞涨,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人多了,但粮食和银子收获的却更多。 人数如滚雪球一般,累积的极快。 保康县衙之内, 崇祯刚审理完几个案子,躺在椅子上休息一下,就听这外面突然吵吵起来,站起来,“怎么了?” 流寇之中,几个领头的,抬着一筐筐的金银珠宝。 “主公,这钱你得拿着。” “主公,您不能,我们怎么拿?” “是啊,主公,我知道您宅心仁厚,但如果这都不拿,我们就更伸不出手来拿了。” 崇祯看着阳光之下,照着熠熠生辉的财宝和金子,脸如猪肝。 “这有多少?” “回主公,折算之后,约3万两。” 崇祯的呼吸豁然粗重了起来,当皇帝,内帑里面才几千两银子,这当了贼,仅一个县就几万两? 几个呼吸后,崇祯收下了。 正如这几个流寇头子说的,自己不拿,下面的人怎么拿? 下面的人不拿,怎么吃饭、花销? 岂不是又去抢贫民百姓的? 而自己将这些钱收下,到时候无论是充实内帑还是充实国库,也是在帮皇叔、帮大明不是? 看着手里的钱,崇祯自己都不知道他现在到底是什么心情,也许是痛并快乐着,但更多的是悲哀。 国库连年亏空,没有粮饷,军队缺粮缺饷,兵无斗志,大明多地出现哗变,面对严峻的形势,自己作为皇帝,曾经做出过努力,倡导捐银子助饷,而且他带头募捐,结果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