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杀~” 而在这时候,身后却响起了战斗的声音,多尔衮看着远处腾起来的烟雾,隐约嗅出一股不安出来,他感觉明军来的速度太快。 “皇上,明军似乎并没有和我们决战的意思?”岳託带着兵马前突出去,欲挡住五大营的兵马,可马跑起来了,却发现五大营的兵马又后撤了五里。 再往前,便是山地,曾经在五大营手上吃过亏的岳託只能再次后撤。 可他们一撤,明军却再次压过来, “这就难办了啊~”多尔衮眉头拧紧,内心深处却对大明皇帝的战术有种难以理解的错觉。 这真的是当初的那个急不可耐朱由检的手笔? “皇上,我们要不要派驻一支兵马在大凌河城,防止明军抄袭我军后路?” 多尔衮摇了摇头,“明廷不至于越过大凌河,眼下的态势,他们不想和我大清决战。” “我大清集合朝鲜、蒙八旗援军,整体数量与明军大致相当,而明军的粮饷集中在宁远、杏山、笔架山等处,这就是他们留下致命的隐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地方的粮草全部抢过来,便可以过了这个冬天。” 多尔衮以及各旗主异常的坚决,破釜沉舟。 只要能占领锦州城和松山堡,切断大明通向辽东的道路,并解决粮食的问题,清廷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至于能不能消灭大明的主力反倒是其次了。 …… 而对于祖大寿而言,他与八旗军交手二十余年,熟悉他们的战术,知道怎么样对抗最为有力,就是结成稳固的战阵,步步为营,不露头就硬守城,从不主动求战。 最好的策略是且战且守,和清军打持久战。 祖大寿相信只要坚持两个月,城外的清兵粮饷耗尽,朝鲜那边也被大明给镇压,清兵便再没有粮食供应。 根本无法坚持过这个冬天。 尤其是看到远处大明的援军已经到达,更明白眼下不能上了清军的当,一旦将锦州城丢了,所有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 “再坚持一下,大明的援军已经到了,将鞑子给打下去。” 他带着人狠狠地与满八旗子弟碰撞在一起,将人给再次推了下去。 “再坚持一下……” …… 锦州城南乳峰山, 满清的骑兵不断地被大明的骑兵拉扯,而身后的火炮却是不断地吞吐着火焰,将炮弹倾泻在满清的阵营之上。 满清的炮火打不到明军,但明军的火炮的射程却刚好可以够得到对方。 单方面的挨打,满清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朝着明军冲锋。 巨墙一般的满清八旗骑兵,铁蹄翻飞,每每如洪水一般的冲过来,却一次又一次如打在棉花上一般。 大明朝的骑兵压根不与他们硬碰硬,因为李邦华知道大明的骑兵打不过满八旗骑兵,同等的数量也打不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