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满清盛京,皇宫。 “他做努尔哈赤的子侄不够格,乃王公贝勒之中的败类!” 多尔衮抽出来侍卫的佩刀,一刀砍在柱子上,将一个木头的异兽头颅砍断。 所有人大惊。 而之前与济尔哈朗有间隙的贝勒立马跳出来,“皇上,济尔哈朗作为我大清的郑亲王,紧要关头竟然丧兵投敌,令我大清扫地以尽。” “皇上,应该将逮捕他的全家,加以审讯,依律全部诛杀。” 与济尔哈朗关系好的贝勒们连忙求情道: “皇上,济尔哈朗舍身救陛下,可谓是虎口垂饵,横挑强敌,带着残兵败将,没有丁点粮草,被明军围困七日,无法战胜,死伤惨重,突围数超出,最后箭矢射尽,救兵不至,士卒死伤过半,血流成河,此乃何等的惨烈啊!” 多尔衮怒将手中的刀扔在地上,“可……他是自己走出大凌河城变节的。” “皇上,也许他只是诈降,储备力量,等将来有了合适机会,再报效我大清。” “放屁!” 多尔衮怒不可遏的声音,如闷雷一般,在盛京的皇宫之中传出去,可如今却找不到更好的制衡办法。 “皇上,杜度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 杜度带着一帮人马堵截朝鲜兵马,正打着起劲,却忽然闻听清兵大败于明廷,连忙带着人回来勤王。 “皇上怎么会这样?我们也已经有了威力无比的红夷大炮,有了火铳,怎么还会如此?” 多尔衮扶着额头,如斧头砸在脑子上一般,痛的难以忍受。 “杜贝勒可能还不知道,明廷的火炮再次改进,比我们的更加先进,还没有交手我们就吃了大亏。”满达海站出来解释道。 下一刻,杜度提出来的一句话,让多尔衮的眼睛猛地睁大。 “皇上,听说您要行八大旗主议政之法?” 这才是他着急麻慌跑回来的最真实的意图,所谓的“勤王”,不过是借口罢了。 他盯着的是八旗旗主贝勒共议国政。 “你……”多尔衮眼睛通红地看着他,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必然皇权产生矛盾,这是自己在战场之上迫于压力之举。 如今已然回到盛京……可令他难以置信的是,其他旗主的目光,同样是灼灼如火。 …… 明军大营, 李邦华让所有的将士休整,“此战虽歼敌甚多,但将士们的损伤也不在少数,将所有伤者送回山海关疗养。” 除此之外,李邦华和崇祯还见到了祖大寿父子。 两人的伤势不轻,祖大寿的甲胄上面清晰可见几处被刀劈开的痕迹,不过性命无碍。 “陛下让我我看望你,并给你记首功,物资已经从山海关运出,明日即可抵达。” “谢陛下!” 祖大寿挣扎着想跪下谢恩,却被崇祯给扶住。 “祖总兵辛苦了。”崇祯的眼角发红,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 他从锦州城一路走来,看着他们清晰的惨状,再一次对辽东的战事及大明将士们的辛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至于从锦州回中军大营的路上,崇祯一直闷闷不乐。 李邦华锤了他一拳,“我们乃是胜利的一方,一扫大明数十年之颓势,世子何必低落?” “是啊,我们是胜利的一方,数十年的颓势终于一举扭转。” 崇祯嘴里说着,但心里却是有种酸酸的,不甘心的感觉。 李邦华摇头,不再说什么。 …… 平虏营,孙可望、石道深、李定国等人气氛却是极其的热烈。 “狗日的,我还以为满清八旗子弟多能打呢,想不到也不过插标卖首尔!”石道深笑着说道。 “嘿,你抢我台词!”李定国气道。 “哈哈~” 众人一阵轰然大笑。 孙可望叹了一口气,“可惜,我们上战场的时机还是晚了,要不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军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