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和亲?痴心妄想!-《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


    第(2/3)页

    朱常淦想了想,“再颁布一个法令,为鼓励百姓子弟入学,凡子弟进入义务学堂学满三年的,家中税赋减免一成,学满五年的,减免两成。”

    “剩余的细则,你们再商量一下,到时候上一封奏疏。”

    “是,陛下……”

    刘之风和许赐复走了之后,朱常淦倚在龙椅之上,进入贤者时间。

    兴建义务学堂,既可以改革大明朝的教育体系,同样也可以改变大明的政治生态,朱常淦还有一个考量。

    维稳。

    大明灾荒、打仗不断,流民太多,在各地兴建义务学堂还可以将他们归拢在一起,既可以给他们提供生存下去的赈灾粮,又将他们放在明廷的眼皮底下。

    只要度过这个冬天,到了明年,番薯大量的推广开来,百姓们饿殍遍野的情况将彻底不复存在。

    至于学堂里面的先生……廉政司如今成了香饽饽,许多不得志的秀才、举人,削尖了脑袋想进去,可最终能进廉政司的也只是少数,如今也便有了一个出路。

    此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独尊儒术?

    我偏偏要豁开一条天河出来,将尔等淹掉,大明祖制之士农工商四阶,将再无差别。

    皇帝目光平静,摆手让所有人出去,自己刚想睡一会儿,王承恩的脚步声却将他给吵醒了。

    “皇爷,好事,大好事儿啊!”

    “什么好事?”

    一问之下,才知道王徽他们解决了金属定装弹的研发。

    有了底火,再加上之前的无烟火药,无论是从射程和精度上都提升巨大。

    王承恩报喜的时候,都是小跑着的,“皇爷,王司正说,新型的子弹可以射程可以达到六百步,在三百步以内杀伤力惊人。”

    三百步精准,在此之前,大明的火铳精准度也就是一百五十步,最多两百步,如今一下子提到了了三百步。

    此消息让朱常淦目光猛地爆闪,猛地站起,“好,当赏!”

    历经这么长时间,又有自己的理论支持,终于将这玩意给造出来了,而有了这东西,朱常淦也终于有了强大的底气。

    膛线、麦粒弹药,纸壳定装弹,这些东西面对鞑子的时候,有优势,可在面对英国和西班牙的时候,又是并非特别的巨大。

    可金属定装弹才算是真正实现了两代的反超。

    “走,陪朕去看看去。”朱常淦兴奋异常的刚欲动身,一个声音划破皇宫之内的寂静。

    “辽东急报,辽东急报……”

    嗯?

    朱常淦猛地扭头,眉头紧皱,出什么事了?

    王承恩脸上笑着的肌肉也随之凝固,连忙紧跑几步将东西给取过来,递到了皇帝面前。

    朱常淦拧眉看着李邦华的“急报”,这份战报之中,除了李邦华对于形势的解剖,还夹着一封多尔衮的一封亲笔信。

    看着看着朱常淦突然乐了,“多尔衮要与我大明和亲?”

    本以为战报之中有大事情,没想到竟然是多尔衮提出来与大明和亲,多尔衮在信中直言:“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大明皇帝年纪还很轻……”

    在此之前,皇太极也曾给大明写过信,不过当时他是将自己比作文王,而将大明比作昆夷,如今则是自称昆夷,希望大明皇帝能迎娶他们满清的公主为妻。

    在努尔哈赤时期,大汗、王公、贝勒的女儿统称为格格,皇太极建国号大清之后,才称呼为公主,比如皇后所生的嫡女为“固伦公主”,其他妃子所生则称为“和硕公主”。

    “他多尔衮有女儿吗?皇太极的女儿?”朱常淦笑着直接将多尔衮的信件扔进了火盆之中,“他倒是打的好算盘,想着以二两肉的温柔就将我大明十五万大军给阻拦下来。”

    这时候想和自己和谈了?

    “痴心妄想!”

    “传朕的旨意,满清蛮夷辱我大明,大军休整完毕,即刻踏平满清盛京。”

    “是,皇爷!”王承恩肃然道。

    ……

    辽东,随着大明皇帝的旨意传来,辽阳城内一片欢腾。

    除了崇祯,其他人还真的怕皇帝答应了皇太极的和谈之事,好不容易打到辽阳了,沈阳不过一箭之地,就这么回去,他们是真的不甘心。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岳飞当初马上就要看到汴京的城墙了,却还是被十二道金牌给叫了回去。

    只能长叹:“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