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后记1——崇祯赴考。-《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


    第(2/3)页

    当然,举人虽然如此难考,但考上之后的待遇却同样是质的飞跃。举人除了拥有秀才所拥有的待遇之外,其中经济层面最实惠的待遇便是免税权,即举人名下土地可以豁免皇粮国税,如此一来便会有百姓或乡绅主动将土地投效到举人名下,从而获得免税权,于是举人一跃便可成为地主。

    政治层面最直接的便是入仕权,考中举人之后便等于拥有了做官的权力,虽然只是候补官员,但运气好点还是能够外放个七品知县,即便运气差点只能混個县丞、主簿等佐贰官,那身份地位也已经是大为不同,毕竟已经等于成为了统治阶层。

    可崇祯却不满足于此,直言自己发挥不好,要参加接下来的会试。

    ……

    “快,皇爷在前面等着,你们看好了,一只鸟也不能放过去。“王承恩在路口看着皇帝走入考场之中,吩咐几个贴身太监道。

    嘶……皇爷咋就突然迷上了科举了?

    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办,因在春天举行,故也称春闱。

    又因多为礼部主持,故也称礼闱。

    有明一代,会试的地点在京城东南方向建的贡院,专用于举办会试。

    会试主考官通常有两人,通常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六部尚书以下,副都御使以上的官员充任。

    另有同考官16人,多以翰林充当。

    崇祯一路经过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

    待时值杏花绽放,会试放榜,因而也称“杏榜”。

    经过会试,考中者均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

    此外,明朝还会在正榜之外再列副榜,正榜进入面试,副榜则没黜。(虽说录入副榜者没有参加殿试得中进士的机会,但也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低级官职,或直接收入国子监为监生,从而获得一定俸禄。)

    虽然会试之后还有殿试,但在有明一朝,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么殿试仅做排名,而一律不黜落。

    也就是说,只要考中了贡生,那么基本已经成为了进士的一员。

    会试的录取人数三百名,崇祯以三十五名的成绩,再次进入正榜。

    为了防止作弊,在正式殿试之前,还要进行一次复试,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算是对贡生资格,即参加殿试资格的一种确认。通过复试的考生,便可参加接下来的正式殿试,通常在会试同年的四月二十一日举行,地点同样在保和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