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衍圣公-《启复汉》
第(2/3)页
让衍圣公成为特殊存在,兴汉盟的法律威慑力将骤降。
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衍圣公。
金来降金、元来降元,清来降清,日来降日。还有孔家人给满清的《初进表文》和《上剃头奏稿》。
“影响肯定是有的,不过若是不动,负面影响更大。”刘信启道。
“这衍圣公家到底有多少田地?”
若是兴汉盟治理百姓依靠的是读书人,那刘信启还真就拿这个“孔府”没办法。否则会受到天下读书人群起而攻之,虽不至于出现存亡危机,但那个时候必定麻烦不断。
可是,兴汉盟治理百姓,主要依靠的是自己培养的官吏,是通过“吏员招募考试”招募的“识字人”。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地主,都能在灾年把名下土地数量翻倍,以衍圣公的能耐,这一百六十多年下来,弄个几百万亩的田地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何况他们还有前朝的积累。
让刘信昂为难的“孔府”,难在他们圣裔的身份。
“有没有调查这代衍圣公有没有什么违法记录?”刘信启问道。
“四百万亩!”刘信启惊叹道乍舌:“居然有这么多。”
治国要读书人,而读书人的表率又是孔子。
但是!
“想必衍圣公不会乖乖接受土改的,有没有什么两全之策?”刘信昂问道,还是想着能否妥善处理。
结果就是,现在孔家被分裂为南宗和北宗。
之前攻打仙源县的时候,孔家没有亲自下场,但是授意和暗中资助了仙源的其他士绅,招兵反抗兴汉盟,造成敌我双方四千多人的死伤(主要是敌军)。
或许是孔家内部有分歧,或许是孔家两边下注。
不管在哪个朝代,衍圣公都是享有特权的大贵族。所以,衍圣公因得益于先祖孔子荣耀,成为历史上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与朝廷互相依偎,故而经久不衰。
“两全之策?倒也有,就看衍圣公有没有眼力了。”刘信启嗤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