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为富不仁-《启复汉》
第(1/3)页
第446章 为富不仁
刘信启知道。
孔家这些人之后肯定会传播兴汉盟的残暴,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递刘信启是暴虐之徒,等等。
南边赵国的士人可能会因为刘信启抄了衍圣公北宗,直接全面倒向抗汉立场。
西边的伪齐士绅也会更加的齐心协力。
北边的金国会更加重视刘信启的狠辣。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
只要能够加快扫盲进程,刘信启自然有许多的办法转变民间的观念。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刘信启更加重视“宣传”的重要性了。
为了宣传工作专门设置了一个部,与吏部等同一档次的部门。
因为刘信启制刀,只要“口舌”掌握在政府手中,再恶劣的映象都能扭转。
那些商人想赚钱,但是也不敢冒着“主子”发怒的风险,继续给兴汉盟供货。
…
刘信启让人将这些骂街的士子都抓了起来,全部投入到了境内小学堂的改造施工之中,为兴汉盟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出了一份力。
…
换一种算法:赵国未南迁之时,年财政收入刚刚过一亿贯,也就是一亿两白银。两千万相当于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
不过随着抄家的进行,这些同情全部消散,看到孔家就算最旁支的偏远族人都能非常富贵,再看到这些成箱的“欠条”,同情迅速被转换成了仇恨,仇富、痛恨为富不仁。
不要觉得两百亿少。
所以,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的一千块是很合适的。
按照一斤口粮三块钱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九百块钱。这还没有考虑到社会生产总值中,粮食占比的影响。古时候粮食对于人的价值要远远高于后世粮食对人的价值。
而从孔家搜出来的财产,相当于两百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