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信王”最讲信义,最讲忠义。 到时候,他们又可以顿顿白面,喝酒吃肉了。 想到这里,所有人的目光入牛犊子一样,锃明瓦亮,掩饰不住的干咽唾沫。 “回信王,安陆的县令钱宗黻已经跑了。” “跑了?派人给我追回来。”崇祯提着宝剑一步踏入县衙,坐在了县令的桌案前,看着被群寇绑起来的县衙里面的女子、奴仆,脸色难看。 这群王八蛋,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什么忠君爱国,什么家国情怀,在朝堂上说的时候,信誓旦旦。 一听说流寇来了,连家眷都奴仆都顾不上带,自己先跑了。 当“贼”的时间越长,对于大明王朝的失望、无力感越重,内心之中的那股子愤怒如滔滔江水,无法抵挡。 “你是师爷?” 一个八字胡,绿豆眼的干瘦中年人狂咽了一口唾沫,身形有些微颤地回道:“回大王,再下正是安陆县衙的师爷。” “安陆城这几年的账簿拿过来。” 师爷浑身发颤,连忙点头应道:“是,大王!” 很快,账簿拿过来了,但上面记录的乱七八糟,让崇祯看的眉头拧成了麻花,“这就是你做的账簿?!” “苍啷!” 师爷面色猛地大变,“饶命!” 下一刻手猛地捂住了自己的脖子,“咳咳咳……”血沫子从血管喷出,滴答滴答地溅在地上青石板上。 “县丞是哪一个?” “这个是县丞。”老瞎子的徒弟抓住一个人的衣领子,将他给拎了出来。 “大王……饶命!” 崇祯将宝剑放在他的脖子上,“你告诉我,县令的库银在哪里?” “我……” “想好了再说,你有且仅有一次机会。” “大王,这么私密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告诉我。” “噗~” 此时崇祯内心的怒火已经燃烧到了极致,有前面几个先例,县令贪腐,师爷和县丞必然参与其中。 手中的宝剑滴着猩红的血珠,落在地上,摔成了八瓣,扭头看向一个年轻夫人。 “你是钱宗黻的什么人?” “回大王……我是县令钱宗黻的六姨太。”瘦弱的女子肩膀止不住的颤抖,“大王,求你别杀我,贫女乃瘦马出身,刚进入这县衙不过三日,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瘦马?”崇祯已经抬起来的宝剑不禁顿住。 虽为皇帝,但还是知道何为“瘦马”的。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 这句诗是白居易的诗。 其意即是把年幼的女子比作小马驹。 这番比喻,到了明朝中后期被广泛应用,甚至还成了一个投资产业。 不少贫苦人家,或是家中遭遇变故,或是家长欠下巨额外债,导致生活难以为继,不得已之下,便将家中的女儿卖出去,以换取些许钱财度日。 这些被卖出去的女孩子,即是“瘦马”。 当然,这些被卖出去的女孩子价格不等,少则几百文,多则也不过几两银子,总之就是以很低的价格就被卖与他人。 而收买“瘦马”的人,在当时被称为“驵侩”,其实说白了,这些人就是人口贩子,专门四处物色收买年轻女子。 甚至,他们要是遇上一些姿色、资质上佳的女子,还会采取诱骗等方式强行收买。 培养培训后,再卖给达官贵人,以牟取暴利,瘦马还会根据资质不同,被分为“三六九等”。 眼前这女子,肤若膏脂、纤态盈盈,卧若娇莺,且能进入县令府衙之中,显然资质在上三等之列。 “大王,奴家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各类骨牌等项目。” 本来已经放下宝剑的崇祯,眼底寒光闪烁了一下,“县令当初把你买回来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一千八百两。” “你算是最高的吗?” “回大王,我不算最高的,最高的有六千两之巨。” “最差的三等瘦马多少银子?” “百八十两样子。” 崇祯目光如炬,人贩子在买这些女孩的时候,才不过花了最多几两银子而已,这一来一回,就是几百上千倍的利润。 “供出你的上家,否则死!”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商贾富户,甚至一般地主,他们有钱买“瘦马”,他们一掷千金,却无钱为大明交一分钱的税。 既然自己都当“贼”了,自然不能放过这些人贩子,或者说不放过他们手中的钱财。 几个月来,看惯了农田绝收,饿殍遍野,数百里赤地,枯骨堆积如山,崇祯的心已经比山石还要硬。 此刻,有流寇来报,“信王,粮仓已经找到了,里面只有一些陈米。” “开仓分粮。” 崇祯提着宝剑,大步走出县衙大堂,“所有的贪官污吏,杀!” 韩千户、老瞎子的徒弟,几个流寇的头领,手持着大刀闻声而动。 刹那间,县衙的庭院之中,一具具头颅落地,血流成河,血污拼命地朝着落水孔钻,但却被更大团的血水给挤开…… …… 第(3/3)页